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賒月記> 二、第一回 倏落凡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第一回 倏落凡塵

在那歌聲似有還無之際,院牆上忽盪出一把長劍,斜插入地,劍莖撲稜稜來回晃動,未及停息,“吱呀”開了一扇大門,跳出一個藍衫少年,頭戴方巾,書生摸樣。拔起長劍,自言自語道:“好個四師兄,勝了還嫌不夠,好端端將人家兵刃挑出來,待會兒定求師父罵他。”許是心急,未關院門便返回院中。

這少年口中的師父乃衡山劍派掌門人朝陽子黃耳,四師兄即黃耳四弟子陸不治,而這十二三歲的少年乃其關門弟子玉弦,這長劍為南宮劍派掌門莫向北三徒弟俞覺敏兵刃。

此前黃耳大弟子葉衝奉師命下山誅殺一個惡徒,堪堪追至鄱陽湖畔,那人窮途末路之下負隅頑抗。不巧則巧,偏偏遇上南宮二弟子鄭曉然娶親。廝殺之間一個不仔細衝撞了婚轎,飛去新娘紅頭。不料新娘子性子甚烈,直呼活不了了,瞅準一個機會,觸欄自盡。那惡人也乘機遠遁。葉衝誅噁心切,留下萬兒,允諾一月之後到鄱陽湖謝罪。期限已過,葉衝仍未現身。莫向北不忍愛徒受此大辱,雖年關將至,仍攜十餘弟子來衡山問罪。

原來,已至衡山。卻不知今夕何夕?

衡山位於三湘之地,為五嶽之南嶽。據《星經》所載,衡山對應二十八星宿中主管蒼生壽命的軫星,故又稱壽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南山即為衡山。衡山飄逸非凡,南北縱貫八百餘里,南起回雁峰,北止嶽麓山,共有山峰七十二座,人稱“青天七十二芙蓉”。七十二峰中,以祝融、紫蓋、天柱、芙蓉為俊。主峰祝融地勢最高,近四百丈餘。相傳神農氏曾於山中採藥,後因嘗線蟲而仙逝於此;又傳祝融為上古軒轅黃帝的火正官,掌管南方食物,死後葬於此地。主峰上有昭聖殿供奉祝融,故而名曰祝融峰。昭聖殿南行下山方向一里有餘即至上封寺,並無僧人駐錫。

莫向北一眾氣勢洶洶上了祝融峰,葉衝仍未回山。黃耳問得細情,甚為歉仄,言若葉衝不假途鄱陽湖而私歸衡山,必定嚴懲不貸,且親縛逆徒負荊請罪。莫向北餘怒未消,還要問黃耳一個管教不嚴之過,黃耳眾弟子自然不應。僵持之下,莫向北提議比劍三場,若衡山勝則既往不咎,若衡山負,則數罪並問。黃耳沒奈何,只得應承下來。

第一場陸不治在第十七招上一招“簾卷西風”,挑落俞覺敏長劍,拔得頭籌。

待玉弦回到大院,俞覺敏正抱拳對陸不治道:“陸師兄技藝過人,‘撥雲劍法’果然名不虛傳,在下心悅誠服。”陸不治忙道:“承讓,承讓。”從玉弦手裡接過長劍,雙手奉與俞覺敏:“多有得罪。”俞覺敏接過長劍,轉回南宮一陣。

莫向北面色微微不悅,欠身望向黃耳,語聲不陰不陽:“適才這場是衡山勝了,不知接下來黃兄點派哪位高徒?”話音甫落,黃耳身後閃出一人,退下劍鞘,踱入場中,正是二弟子楊柏衫。莫向北點一點頭,鄭曉然早已按耐不住,一個起落,立在楊柏杉對面。

楊柏杉抱拳拱手:“在下楊柏杉,請鄭師兄多多指教。”那鄭曉然胸藏怒氣,不待話畢,長劍直刺,一招“西沙劍法”之“劍剖千牛”直取面門,寒光閃閃,刃風呦呦,去勢凌厲,咄咄逼人。楊柏杉見對手全無江湖過門,上來便窮兇極惡,一副拼命之態,思忖:“應先避其鋒芒。”當下身形一矮,頭頸後仰,閃避此劍。不期髮髻仍是給點到,險欲披散。只聽得南宮陣中一彩——“好”。

楊柏杉乘勢“微風斜月”,劍尖兒斜上,點指對方右肘,逼他撤劍。鄭曉然見他避過當先數“剖”,知這楊柏杉也非易與,手肘外挑,手腕跟著一抖,“丁”地一鳴,劍脊磕開點來長劍。左手捏個劍訣,使出“掠盡黃沙”往楊柏杉眉間攢刺。鄭曉然大婚之日新娘喪命,恨不得一口啃下半座祝融峰,故而招招奪命。

日光閃綴下西沙劍掠勢刁狠,楊柏杉心道這劍仍是硬拼不得,可以“玉璧憐月”拆解,當下疾側身形,長劍畫個弧圈,罩住對方兵刃,“嗡嗡”之聲不絕於耳。鄭曉然粗眉緊鎖,抽回長劍,重整旗鼓再戰。

眼看雙方已拆五十多招,兀自不分勝負。楊柏杉乃黃耳二弟子,劍法卻不及三師弟紀愷夫。即便如此,鄭曉然原本亦非對手,不過因他覺衡山理虧,是以守多攻少,此消彼長,落個平手。

鄭曉然本欲先聲奪人,卻成久攻不下之勢,心中焦急,猛發一聲喊,雙腿微曲,又使一招“劍剖千牛”。鄭曉然在莫向北諸弟子當中可論榜眼,劍下頗有宿慧,初始這招給對手一蹲一仰化解。此次他先矮身形,後出長劍,楊柏杉若如法炮製,則面門必給“剖”爛。不過因其步法改換,運氣法門定然不暢,劍勢隨之打了折扣。楊柏杉看得明白,口中念道:“人比黃花瘦!”以劍做刀,挾風砍下。就聽“錚”的一聲響,雙方手臂皆陣陣發麻。酥麻未退,“劍刀”又至,鄭曉然已有了防備,疾側劍刃避讓。不料這一砍竟是虛招,只聽得楊柏杉高叫:“簾卷西風”,斜刀又覆成劍,青光一閃,劍尖兒長了眼睛也似的奔鄭曉然手腕挑去。

楊柏杉性本摯誠,陸不治“簾卷西風”挑落俞覺敏兵刃,如今他又出此招,先說“人比黃花瘦”,後叫“簾卷西風”,兩回提點對手當心。殊不知鄭曉然雖見師弟長劍脫手,卻不曉得那招喚甚麼勞什子“簾卷西風”,只道楊柏杉面善心惡,擾其心神。待到省悟,已然遲滯。若不撤守,手腕必失,但若保手腕,長劍則一如前陣,就此被挑。春冰虎尾之際,進退維谷之間,一叢火起,大喝一聲,抬腳便踢楊柏杉右腕“列缺”穴。

這一踢登時給鄭曉然自家後路全都堵死:不抽長劍,手腕非折即斷,楊柏杉只受輕傷;抽回長劍,即便整個左腳不廢掉,腳趾也要削掉三四根。不少觀陣之人已瞧出端倪,禁不住“呀”出聲來。楊柏杉亦看得清楚,更無意與南宮再結樑子,但若要不傷此人,除了棄劍並無兩全之策,遂輕嘆一聲,擲劍於地。

鄭曉然見對手長劍墮下,知他認輸。既已認輸,再蹬其手腕定然不妥,急疾收腿,無奈用力甚猛而無餘裕,跌坐在地。旋即“鯉魚打挺”立起身形,再看楊柏杉已然躍出圈外,一時臉如巽血。楊柏杉抱拳道:“鄭師兄,你贏了。”鄭曉然低聲道:“承讓。”楊柏杉揀起長劍,扭身道:“師父,我輸了。”黃耳微微搖頭,但分明是褒揚之意。楊柏杉心下立時為之一寬。

莫向北呷口熱茶,咳道:“黃師兄,這最後一場……”一語未畢,一人說道:“師父,楊師兄輸得曖昧,這場應當不算。”正是輸了第一場的俞覺敏。未待莫向北開口,鄭曉然搶道:“顯你精乖?剛才衡山兵刃落地你沒看見?你贏不了,還不許別人贏一場?”已然怒氣外露。俞覺敏正要辯駁,莫向北喝道:“幹麼?你們兩個還知不知醜?你當這是鄱陽湖麼?”又對黃耳乾笑道:“黃兄見笑了。”黃耳笑道:“哪裡,哪裡。莫兄言重了。我的崽子比這個頑劣多了,否則也不會將莫兄請到祝融峰上。呵呵。”接著點派紀愷夫下場。莫向北則揀出大弟子莫琳比劍。

只見一道藍影投入場中,再看那藍影正值妙齡,柳眉尖臉,櫻口桃唇,乃是個美人胚子,正是莫向北養女莫琳。莫琳嬰孩之時即被親生父母遺棄,給莫向北夫婦拾得。二人本無子嗣,見她可人憐愛之極,遂帶回家撫養,視如己出,萬般寵愛。她亦十分乖巧,劍法頗得真傳,莫向北更有傳其衣缽之意。

紀愷夫已在場中相候,拱手道:“在下紀愷夫,請賜教。”一道脆聲回道:“紀師兄,我叫莫琳,今日乃問罪而來,可別說甚麼賜教了。”莫琳說罷蔑然一笑,劍訣引於左頰,舉劍當胸,俏立不動,正是“西沙劍法”第一式“有沙來兮”起手。眾人見這招以靜制動,毫無破綻可言,皆看向紀愷夫,待他出招。不料他卻劍藏身後,下頜上揚,左手假作捻鬚。

天公作美,此時正當薄雲遮日,和風乍起。紀愷夫衣袂翩翩,端的中秋賞月恰值興處,所欠者,惟一尊美酒爾。衡山陣中如何不肯捨得喝彩?南宮一陣卻無此閒情雅緻,皆面色凝重,不以為然。莫琳本待以靜制動,尋對手破綻而取之,豈料紀愷夫一樣的心思,覺得此人甚為有趣,脫口問道:“還要我敬你一杯不成?”話一出口,立感不妥,問罪之師焉能如此,覷眼道:“你待怎樣?”

紀愷夫正要回敬幾句,自門外進來一人,背伏一男子。來者體格修長,傲岸郊寒,面如冠玉,目似朗星,不是葉衝是誰?衡山一陣還來不及喚“大師兄”,只見南宮陣中一人驀地拔劍飛身刺去,乃是鄭曉然。

眾人均未料到他竟於此刻發難。衡山餘眾呼啦啦搶上,無奈何變起俄頃,遠水不解近渴。黃耳本欲攔阻,念起以大徒兒身手,縱使揹負一人,鄭曉然亦非對手,何況更要落一個欺侮後輩的惡名,便未出手。紀愷夫本在場中,面向莫、葉二人,待鄭曉然自身前掠過,立時省悟,一縱身形,一招“醉賞嫦娥”仰身追去。

莫琳見鄭曉然面目猙獰自她與紀愷夫當中穿過,順著長劍去路回頭觀瞧,未及轉身,紀愷夫業已隨之而來,一張面龐正在眼前,動念之間,長劍猛然斬下。那劍擦著紀愷夫足底斬了個空,再看鄭曉然,長劍就要得手。

葉衝早認出當日的新郎官兒,長劍離著衣衫還有幾分,向左一閃,騰出右手看準手腕一把叼住,口中說道:“鄭師兄……”鄭曉然渾身勁失動彈不得,長劍摔脫,滿臉恨色。紀愷夫一把接住,立起身形,叫道:“大師兄!”

葉衝卸下揹負之人交與幾位師弟,握著鄭曉然手腕來到莫向北身前,將其轉到莫向北手中,深做一揖,愧道:“莫師伯,晚輩……”莫向北撒開雙手,緊握葉衝雙拳,說道:“哪裡敢稱葉大俠師伯。逆徒!還不向葉師兄賠罪?”鄭曉然不情願地抱了抱拳,左袖倏地探出一柄短劍,“噗”地刺進葉衝肚腹,只餘劍柄在手。紀愷夫雙眼赤血,黃耳見狀急道:“莫要……”紀愷夫已然揚起一腳,正擺中鄭曉然前胸。鄭曉然吃勁後退數步,帶出短劍,葉衝登時黑血直湧。黃耳急衝上前,“啪啪啪”數下將劍傷周圍穴道點了止血。莫向北這才放落葉衝在黃耳懷中。

鄭曉然噴吐一口鮮血,疑道:“你為何不躲?”葉衝苦笑道:“沒想到……本以為……”昏死過去。早有衡山弟子挺劍欲結果鄭曉然性命,南宮弟子亦是紛紛拔劍相抗,“叮叮噹噹”大作。

只聽黃耳一聲大喝:“放肆——!”眾人皆感宏聲貫耳,心旌一沉,墜不到底,不自覺同時罷鬥。莫向北聞喝暗道:“這朝陽子殊非浪得虛名,內功果然醇厚。”

忽一女子又踉蹌入院,通身衣衫破爛不堪,蓬頭垢頸,面帶菜色,見此叫道:“恩公,你怎麼啦?哎呀!六哥……”頓倒在地。

眾師弟將葉衝與那男子抬至內宅分置兩處,那女子起身緊隨不捨。莫向北見此,草辭黃耳率眾出南天門回鄱陽湖去了。

楊柏杉為葉衝敷了秘製金創藥“紫雲散”,葉衝身子陡然一凜,睜開雙眼,見業師正在身前,相助自己運功凝血,吃力道:“師父……”黃耳忙道:“衝兒,將養身體要緊,莫要說話。”眾人無不垂淚。葉衝道:“師父……待我去鄱陽湖請罪時,才知……我罪當此,切勿……”又說不出話來。黃耳一時脊背發涼,一隻手伸了又縮,縮了又伸,顫巍巍地探了鼻息,哪有絲毫?已然氣絕身亡。

霎時間,祝融峰頂和風驟烈,昏沙彌漫,蕭蕭風聲之中,夾鳴夾泣,聞之同悲。

黃耳痛失愛徒,戚傷不已,更悔當時並未出手。想這大徒兒襟懷爽朗,劍藝佼佼,假以時日必成一代宗師,怎料如斯下場。抬眼看在場弟子,有一小半技藝都是葉衝口傳心授,傳道之能,百年難見。念及此處,愈益老淚縱橫,只道承受不起這老年喪徒之痛,如能一命抵一命,自會毫不遲疑赴死。

眾弟子紛紛請命為大師兄報仇,黃耳微微搖頭,嘆道:“衝兒若知道你們尋仇,他泉下豈能瞑目?日後與南宮派相見不許徒逞忿勇。”頓了頓,又道:“弦兒,報知他家人及三位師叔;杉兒,你去問問那二人來龍去脈。都……都……留我和衝兒多呆一會兒。”眾弟子且泣且散。

約莫一炷香工夫,楊柏杉回來覆命。原來那男子大名金六,女子名喚徐芳茗,均為江浙人氏,學得一些功夫,自小情投意合。不料有一惡霸看上徐芳茗,欲行霸佔,二人只得偷逃出來。一路上夜行晝宿,不想仍是給尋到,金六被打斷一條腿,虧得徐芳茗拼死救出。行間金六又染風寒,待逃至衡山腳下,已然奄奄一息,恰遇葉衝,將其負上山來。

說到此處,楊柏杉忍不住啼哭:“若是我挑廢那廝手腕……”黃耳悠悠道:“世事難料……”俯身欲整理葉衝衣衫,不料靈臺雖澈,手腳不靈,哆哆嗦嗦數次也未整理好。突然青筋暴起,猛地揚起左手,抽了右手一掌,“啊呀”一聲,竟暈厥在葉衝身旁。楊柏杉呼喚十數聲,才將師父叫醒。

轉眼間四個月已逝,金六全然康復。此間他二人住在山腰紀愷夫家中,除夕亦是同紀家人守歲。當年紀家故里遭逢天災,紀老三夫婦一家人逃荒到了衡山。黃耳一見小愷夫便生喜歡,收下為徒,賜名“愷夫”。更將一塊良田租給紀家,若有收成只收少許租子,若年穀不登,則提也不提。金六在紀家將養,黃耳令玉弦隔幾日便送些日用,老三兩口子只是推託,無奈玉弦執意不肯,方才勉強收下。

這日清晨,金、徐隨老三夫婦上得峰頂。老兩口為二人引見了黃耳,便去尋紀愷夫。黃耳見金六氣色尚可,頗感欣慰。金六道:“我這條爛命全憑恩公與黃掌門上下才得保全,今後但有驅馳,我與芳妹萬死不辭。”黃耳連說不必,念起葉衝,又起些許感傷。金六又道:“適才我倆已去過恩公墳頭祭拜,待會子再看過恩公家人,就下山啦。”徐芳茗深施一禮:“恩公蒙難,實與我二人相干。”黃耳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想來衝兒……你二人不知意欲何往?”因思二人或許欲赴鄱陽湖尋仇,故而發問。徐芳茗愁容一閃,說道:“天下之大,自有我跟六哥容身之所。”言罷雙雙跪倒:“我二人雖知黃掌門不想……”黃耳忙相攙扶:“這是何必,二位萬不要去,衝兒行前叮囑,切莫尋仇……”

二人甫要立起,倏爾對視一眼,徐芳茗忽地從膝下抽出一把匕首,往黃耳腹中便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