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逸冷笑道:“大明鼎鼎的黃巢天劍江湖之中有誰不知?”福伯臉一紅道:“你何以認定此劍便是黃巢天劍,難道有喝特殊暗號不成?”
“不錯,福老弟可否看見刻在天劍劍莦上的金色菊花?”唐逸望著福伯道。
福伯聞言湊近臉朝牆上的天劍望了一眼,果然見劍莦之上留有幾朵金色的菊花,倘若不仔細去瞧根本看不出來。
“怎麼樣?”唐逸冷冷的向福伯問道。
“有是有,不過也不能單憑這幾朵小黃花就?”福伯狡猾的辯解道。唐逸冷笑了聲道:“當然不能憑几朵小黃花就斷定此劍便是當年黃巢的天劍!不過?”不過什麼,難不成還有什麼傳說不成?”不錯,的確有,難道福老兄沒看見菊花上的刻著一個黃字嗎?”福伯湊近身軀看了看果然有一個黃字,疑惑的道:“有一個黃字有怎樣?”唐逸笑了笑道:“不知福老兄有沒有聽說這樣的一首詩?”
“什麼詩?福伯好奇的問道。唐逸笑了笑大聲唸到:”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福伯一愣道:”這首詩好生熟悉,似乎在那裡聽到過!”唐逸笑了笑道:“當然熟悉了這首詩正是黃巢所做!”
“什麼黃巢所做,那個短命的皇帝竟然能做出這麼,氣勢凌厲的詩句,不可能的吧?”唐逸冷笑了一聲道:“不錯,正是他所寫,據傳聞,還是他八歲所寫!”福伯有些驚異道:“八歲,這人的確不簡單,不過這個黃巢天劍如他有何關聯呢?”唐逸笑了笑道:關聯可大了,據傳聞古時公益村有一對老夫妻,有個10多歲的還不會說話的孩子。
有一天,他們三人一起上街,看見有個人叫賣一條有七八十斤重的大鯰魚。
那個從來不講過話的兒子突然講話了,表示要買那條大魚。夫妻聽了大喜過望,於是便將大魚買了過來。
到家後,他們把大魚的肚子破開,只見魚肚裡有一把帶鞘的寶劍。兒子說:“這是一位英雄叫我代他保管的寶劍,千萬不要把它抽出鞘來,不然我們會遭殃的。”但是感到很好奇的老夫妻就是不相信,忍不住硬要抽出來看看。
結果剛一抽出來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只見紅光一閃,全家人都被殺死了。
而那劍徑直飛上了黃巢山,插在那兒。過了不久,率兵造反的黃巢被朝廷的80萬大軍緊緊追趕,形勢非常危急,這時他恰巧來到黃巢山下面。
物遇其主,黃巢劍見主人來到就從峭壁上飛了下來,站在船頭上的黃巢一伸手,便把寶劍接住,隨即把劍抽出,對著追來的大軍一揮,只見那幾十萬大軍兵馬就死的死,傷的傷,被打得落花流水,紛紛潰退。
黃巢大勝而歸。後來黃巢把寶劍掛在家裡。一天晚上,他的老母親也是好奇,不聽平時兒子的告誡,偷偷地抽出寶劍想看看究竟,然而還沒有等她反應過來,只見紅光一閃,黃巢老母親的頭就掉了下來,寶劍又飛到黃巢山頂上去。
沒有了寶劍,黃巢不久就戰敗了黃巢唐曹州人。出身鹽商,積財聚眾,尤好收留亡命之徒。
唐懿宗以來,因皇室奢侈過度,賦稅沉重,加上連年發生水﹑旱災,遂致民不聊生,盜匪群起。
唐僖宗乾符元年,河南又連年發生了水旱災,
“麥才半收,秋稼幾無,冬菜至少”。但自懿宗以來
“用兵不息,賦斂愈急”,各州縣又不上言災情,致使
“百姓流殍,無處控訴”。於是王仙芝與尚君長等聚眾數千人,於長垣揭竿而起。
王仙芝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傳檄諸道,斥責唐朝吏治腐敗、賦役繁重、賞罰不平等罪惡。
乾符二年六月,王仙芝等攻陷了濮州、曹州,並擊敗了前來鎮壓的官軍。
這時黃巢與族兄弟子侄黃存、黃揆、黃思鄴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各地飢餓的農民爭先加入起義軍。
“數月之間,眾至數萬”。在此之前,各地曾流傳著
“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的民謠。如今曹州已被農民軍攻陷,應驗了民謠,向人們預示著農民起義的風暴將在全國興起,這既大大鼓舞了農民軍的鬥爭士氣,也極大地震撼了唐朝統治者。
縱橫中原唐廷見王仙芝與黃巢起義軍聲勢浩大,立即詔令淮南、忠武、宣武、義成、天平等五黃巢節度使進擊義軍。
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王仙芝與黃巢採取了避實就虛的流動戰術,率軍進圍沂州。
乾符三年七月,天平節度使宋威在沂州城下擊敗了義軍,並上奏說王仙芝已死,遣散了諸道兵。
王仙芝、黃巢利用這一有利時機,經過短暫休整之後,便轉戰河南,迅速攻佔了陽翟、郟城等八縣之地。
接著,農民軍又攻陷了汝州,威震東都洛陽。唐廷軟硬兼施,一面下令赦免王仙芝等人,一面又頻頻調動各地官軍鎮壓農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