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東,灞橋以西,有一座“驛道終點站”:長樂驛!
長安東面而來旅客們都會在此下車,徒步前往長安城。
而長安城內的“都亭驛”,名為驛站,實為衙門,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去的,需要官府的“告身”和朝廷的政令才行。
畢竟,沒有文書,連長安城都進不去,想從外地坐馬車直接進長安,多少有些小看皇權的威嚴了。
所以,長樂驛是長安興衰的晴雨表。長樂驛興旺,則長安興旺。反之亦然。
此時此刻,方重勇站在已然荒廢的長樂驛前,看到這裡雜草都已經長得沒過他膝蓋,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該怎麼評價才好!
當年,就是在這裡,基哥將三位皇子掛在驛站大堂內,以至於無人敢收斂屍體。
方重勇也是因為替三位倒黴蛋收屍,事後被基哥封為“挽郎”,多少算是個官員了。或者換句話說,他的官場生涯,其實正是從這裡開始的。
如今物是人非,基哥早已殞命,長安也不知道被兵禍肆虐過幾回,甚至就連這長樂驛,也被荒廢了許久。
這才過去多少年,竟然恍如隔世。
“官家,車將軍已經帶兵在長安城內打前站了,一切無礙。”
看到方重勇站在荒廢的驛站前停留不去,身後的張光晟湊過來小聲說道。他還以為方官家是擔憂長安會不安全。
“一國養一城,值得麼?”
方重勇轉過身,看著張光晟詢問道。
“官家,長安畢竟是都城,天子曾經住在這裡,誰會不想把自己家弄得興旺點呢?至於其他地方的困苦,帝王們又看不到,眼不見心不煩而已。”
張光晟吐槽了一句,實在是切中要害。
他畢竟是在長安為官多年,算是老牌金吾衛,自然是對官面上的那些東西,和帝王排場知之甚詳。
什麼邊鎮兵禍啊,什麼黃河發大水啊,什麼江南流民作亂啊,對於大唐而言,確實很嚴重。
但那又怎麼樣呢?
天子無法親眼看到,朝中的相公和尚書侍郎們也無法親眼看到,又能有多少切膚之痛呢?
所以既然看不到,那就當做不存在好了。一紙政令交給地方官府處理,到時候問責便是。
反正,洪水猛獸也來不到自己家不是麼?
好像有什麼不對勁,但仔細想想,卻又覺得十分正常。
簡直是人之常情,幾乎不值得單獨拎出來說。
“走吧,去春明門。”
方重勇輕輕擺手,已經收拾好了心情。
他原本還考慮要恢復一下長安城的元氣,只是現在看來,長安要做的不是維持景氣,而是……拆房子!
現在的長安城太大了,很多地方空置著,滋生罪惡,無法有效管轄。
破窗效應十分氾濫,而且很佔地方,還礙眼。
唯有拆大留小,方能輕鬆上路。
既然戰略重心從關中轉移到關東,那麼拆掉長安城,再設一個規模較小的新城,也是應有之意。
心裡琢磨著事情,方重勇快步穿過春明門。眼前一百多米寬的春明門大街空無一人,看上去更顯空曠,頗有些賽博鬼城的味道。
道路兩旁的樹木倒是繁茂,沒有受到兵禍的影響。原本夯實的土路,已然有青草冒出,一小片一小片的,帶著些許綠色的生氣。卻是讓長安這座巨城,顯得更加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