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華夏進入兩會時間的時候,歐洲雖然沒有爆發戰爭,但是卻也起波瀾。
自從美國的評級公司下調希臘主權評級開始,希臘等國家先後陷入危機,整個歐盟都受到債務危機困境。伴隨德國等歐元區的龍頭國都開始感受到危機的影響,因為歐元大幅度下跌,加上歐洲股市暴挫,整個歐元區面臨著成立以來最嚴峻的考驗,這種考驗甚至超過了科索沃戰爭。
美國那邊的評論家沒少陰陽怪氣的,推測歐元區最終會解體收場。
希臘等國各自提出需要多少億歐元資金以渡過危機,但是其他各國在這方面問題遲遲達不成一致意見。
而就在這時候,美國的標普將幾個歐盟國家主權評級降至‘垃圾級’,危機進一步升級。
美國人的做法,惹惱法德等國家,畢竟這一做法可謂是用心險惡,這是要將歐盟給拆解。
這些年,美國人可謂是陰招不斷。
偏偏美國人在歐洲影響力很大,又有好幾個盟友。
這不,英國那邊關於脫歐的聲音比以往更大了。
甚至英國那邊有個政客公開表示,如果他贏得預定於2010年5月舉行的大選,會在一年內批准就脫歐問題舉行全民公投。
而他的民調支援率大幅度上漲。
這更讓歐盟惱怒不已,對於英國大加批評,認為英國此舉是不負責任的。
要知道,加入歐盟不容易,要退出歐盟同樣也不容易。
這裡面事關著‘分手費’、公民權利以及邊界等核心問題。
雖然現在歐盟是法德聯盟主導,甚至於法德快反部隊已經事實上取代了一部分北約功能,法德也在默契的孤立英國。
但是英國依舊是歐盟重要國家,僅次於法德。
英國這一歐洲攪屎棍,在關鍵時刻捅了歐洲一刀,這一刀可謂是痛徹心扉。
偏偏目前經過動員、擴軍之後,英國已經擁有事實上歐洲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不管是海軍、空軍還是陸軍,此時英國都是歐洲各國中最強的,比法國、德國還要強大。
在此之前,歐洲各國都在看戲,認為英國一定會發起第二次馬島戰爭,以此維護英國的地位和尊嚴。
結果沒有想到,英國聲勢是搞得很大,大肆採購軍費,大肆擴軍,從阿富汗戰場和伊拉克戰場撤軍,一副必打馬島戰爭,哪怕是到了現在,英國電視臺、英國媒體都還會時不時報道著英國遠征軍的準備,預測什麼時候出征前往南美洲。
可事實上,英國就是停留在打輿論戰爭,英國的軍隊根本就沒有遠征的徵兆。
劉韜也沒有想到,英國人和美國人配合的如此有默契,這一刀捅下去,整個歐盟可以說面臨著巨大危機,整個歐元區真的有解體的危機。
面對如此危機,就很考驗德國、法國等政治家的智慧了!
之前歐盟大規模東擴,使得歐盟從15個國家變成25個國家,風光無限。可這時候就是品嚐步子太大扯到蛋的痛苦。
當初歐盟15個國家都是比較發達的國家,且國家利益比較一致,在經濟發展也同樣比較一致。那時候有分歧,但是分歧還不算太大。
可後來東擴後,國家一多,意見就多,分歧就多。
要知道里面可是有不少國家是美國的小弟,是美國人扶持起來的。
美國根本不樂意看到歐洲一統,要是歐洲完成大統一,那美國將沒有任何藉口在歐洲保留駐軍,美國也同樣會被趕出去。
說到底,目前的歐盟,只是國際組織,不是聯邦國家,同時也是有多種民族,沒有主體民族,是一盤散沙!
看看現在的歐盟,官方語言就有24種,民族也有20多種,這麼多民族以前就沒少打生打死的。
在以前,俄羅斯多次想要加入北約,加入歐盟,但是都被拒絕。後面法德聯盟即將衍變為法德俄聯盟,又遭變故,雙方的裂痕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