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78章 下南洋 (1 / 3)

在世界紛紛撓撓的情況下,美國第四批一萬美軍從伊拉克撤離,乘船從波斯灣離開,然後進入阿拉伯海,隨後進入紅海,透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前往以色列。

根據美國公佈的計劃,將部署三萬美軍在以色列的邊境,以維持地區的和平穩定。

雖然此舉遭到阿拉伯世界的強烈反對,但是美國卻依舊我行我素,愣是要如此部署,為以色列提供國防安全。

為了爭取猶太資本的支援,貝拉克也是不僅將姿態做足,同樣也是落實到位。

根據新的一年國防預演算法案,美國的軍費破萬億美元,倒不是為打仗用,而是有相當一部分軍費用於退伍軍人安置以及補充武器裝備,撤離的美軍將大量的武器裝備留給伊拉克傀儡政府的軍隊。

這也是戰爭中美國人常乾的事情,大量武器會留置在當地,因為撤離武器裝備還得花錢,不一定比重新購買的便宜到哪裡去。

而貝拉克推行的醫療保險改革法案,也是不斷被爆料,這讓貝拉克不見了往日輕鬆幽默。

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給與貝拉克很大的壓力。

畢竟要是慘敗的話,接下來他的日子將會更加難過。

之所以軍費預算還這麼高,這裡面未嘗沒有貝拉克與軍工複合體的一次妥協,從而要去打贏中期選舉。

從執掌白宮以後,貝拉克給人的印象就是輕鬆幽默,敬業勤懇。當初他上位時,人們激動與興奮,不僅僅因為他是掌握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首位黑人,創造了美國曆史,而且還因為他看起來足智多謀、威嚴高貴、談吐不凡。總之,當時貝拉克成了人們腦海中能治癒美國國內創傷,重塑美國在海外形象的神。

人們對他抱有莫大希望,正如他的競選口號一樣,許多人都以為,他行!

然而到了現在,人們越來越失望。

在美國國內,貝拉克成了萬惡之源。對許多左翼人士認為,貝拉克是一個懦弱的妥協者,尚未成熟的再就業計劃並沒有給支援他的選民帶來多少好處,醫療和金融改革已被特殊利益集團侵蝕。而在許多右翼人士眼中,貝拉克似乎是一個教條主義者,揮霍無度,將數萬億美元浪費在了官僚機構上,寅吃卯糧,未能解決當下最緊迫的問題。

很多認為貝拉克能夠將美國帶出經濟危機泥潭的,結果發現到現在經濟危機並沒有渡過,失業率並沒有降低,通貨膨脹率反而不斷上漲,要不是歐債危機導致一部分資本外流到美國,美國經濟將會更加糟糕。

還有對於高昂的軍費非常不滿的群體,對於軍費其實沒有怎麼降也很是不滿,哪怕貝拉克推出裁軍計劃,承諾將會大幅度削減軍費,可是事實就是到目前為止,軍費依舊居高不下,軍工複合體依舊能夠拿到大量的訂單,吃得滿嘴都是油。

在擁有高昂軍費,美國卻在伊拉克撤軍,薩大姆的軍隊控制的地盤正在不斷變大。民眾們對貝拉克所說的,伊拉克民主政府的強大軍隊將會輕易碾壓薩大姆的邪惡軍隊,表示極大的懷疑。

在歐洲,美國正在不斷地被排擠出歐洲。

貝拉克強調的強化盟友體系,好像沒有太大的效果,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被拉進了法德聯盟體系,法德快反部隊事實上已經取代了一部分北約的功能,北約內部出現了分裂,早已不復之前,甚至法國總統公開表示北約已經腦死亡,更是直言了當北約的歷史使命早已結束,是時候解散北約了。

當年土耳其退出北約的影響,到現在還存在著。

事實上一再證明,國防安全應該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沒有國防安全就沒有真正的主權。

歐洲方面,美國不斷地被排擠,甚至於歐盟動不動對美國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開出天價罰單。歐盟也減少了從美國購買天然氣和石油,在進一步加大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和石油。

而要知道,美國事實上已經大幅度減少石油進口,整體來說已經變成了石油淨出口國,而不是以前的世界最大石油淨進口國。

美國想著歐洲從美國進口石油和天然氣,而不是從俄羅斯,那隻會讓俄羅斯變得更強。

對於俄羅斯率先從經濟危機中復甦,美國人是很不爽的。

而俄羅斯經濟危機復甦也沒有什麼太複雜操作,便是依靠著歐洲和東亞的石油、天然氣訂單。

哪怕現在天然氣、石油價格沒有以前高,但是問題量大。

特別是華夏的區域一體化發展,石油、天然氣的需求量勢必還會保持著比較快的增長。

事實上,對於未來能源需求,華夏也有自己的判斷。

比如這次兩會,能源進口源頭多元化、能源生命線等等話題熱度非常高。

現代社會,石油便是‘工業的血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