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文魁> 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 (4 / 6)

郭正域道:“本用心為擁戴之事,但經中涵你這一番話,打消了此念頭。”

說完郭正域,方從哲都是大笑。

方從哲道:“我何嘗不心急如焚,但苦於人微言輕。你看這準字古字下面有一個十字,古今文書平移,皆用此字,但後來寇準為宰相,為了避諱準字減此十字,至今不改。”

“這宰相之尊由此可見一斑,但此相體本朝除了張太嶽外,無一位輔臣可復見!實為可嘆可恨!”

郭正域點了點頭道:“要行新政變法,至少也要君臣共治之局。這一次吾入京,縱不能面聖,但也要以此諫之!”

“美命,不可亂來!”方從哲急道,“你方才還不是說打消念頭嗎?”

郭正域笑道:“我豈會如此毛躁。”

說完郭正域從袖中抽出一疏來道:“這是我要呈給天子的奏章,中涵替我把一把關。”

方從哲見此猶豫一下,然後從案上取來靉靆戴上看了起來。

“改遼東都指揮使司為承宣布政使司?”

明朝遼東建制上屬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如楊鎬雖在遼東作參政,但卻是寄銜在山東。在遼東都司更北的則是奴兒干都司。

明成祖時國力強大,朱棣派宦官亦失哈九上北海,對奴兒干都司的女真各部進行安撫。此舉類似鄭和七下西洋,只是規模沒有那麼大。

當時東北女真各部透過與明朝的往來,甚至將明朝的絲綢渡海賣給日本北海道的松前藩。

這條路線也被稱為東北絲綢之路。松前藩之地就是蝦夷族所居,而這明朝從東北流入的絲綢,也被稱作為蝦夷錦,成為日本稀世的唐物。

方從哲看了郭正域的方略,微吃驚道:“美命,你這是何意?”

郭正域笑了笑道:“就是奏疏裡的意思。”

“美命!”

郭正域撫須道:“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故而能齊家者必修身,能治國者必能齊家,能平天下者必能治國!”

方從哲明白了郭正域的意思,當即道:“美命,你是要在遼東用事,迫朝廷變法嗎?”

郭正域道:“中涵,現在不是洪武永樂之時了。奴兒干都司名存實亡,朵顏三衛亦是叛亂,為何如此?去年今年草原都有白災,開市只是權宜之計。更不說虎視眈眈的察哈爾部及女真,朝鮮。”

“若我們現在不經營遼東,若將來遼東有失,則天下必然震動!恩師在朝鮮義州設鎮屯兵的用意不正在於此嗎?”

方從哲額上冷汗滴落道:“美命果真思慮周全,從哲於朝堂上說得頭頭是道,但論及事功,著眼全域性實不如兄。”

“要設立遼東承宣佈政司使,如此將財權,人事,皆獨立於山東。這不失為妙策。但這錢從何來?人又從何而來?朝廷給嗎?單論山東地方怕也是不肯吧!”

郭正域道:“故而我這才找中涵助我一臂之力!”

方從哲想了想微笑道:“我也有一事相求,請美命推於東阿復起,重任禮部尚書。若不如此山東地方官員不會同意遼東設布政司。”

二人相視一笑,隨後方從哲從櫃子裡取出一壺酒來道:“美命,你我喝兩杯!”

郭正域點了點頭。

這時郭正域忽舉杯停止,方從哲問道:“為何不飲!”

郭正域道:“中涵,你說我等為官一任,來來去去不過二至三年,但對當地百姓而言卻實如父母一般,萬千百姓的禍福就在一念之差。而文淵閣裡來來去去那麼多輔臣,志以天下為己任而才又能副其志者,兩百年來,唯有張太嶽也!”

方從哲笑道:“方才美命還不願恩師以相位換太嶽的名位!”

“不願是為恩師個人,願則為了天下蒼生!”郭正域感慨道。

“我漢家氣節延綿千年至今而成風骨,這慨然以天下為己任之氣會在天下讀書人代代相傳。”方從哲道。

“那也要看天子肯不肯用,敢不敢用,”郭正域嘆道,“恩師不在廟堂上我等也當事功!”

“說得好,先以此酒先敬張文忠公!”方從哲笑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