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標題是:開元盛世,萬國來朝,宗主番邦,萬世之治!
這文章辭藻,比蘇澈那篇文章,簡直不要好太多。
比如這樣一段——
“開元初,上勵精理道,鏟革訛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諸國,悉平為郡縣。自開遠門西行,亙地萬餘里,入河隍之賦稅。左右藏庫,財物山積,不可勝較。四方豐稔,百姓殷富,管戶一千餘萬,米一斗三四文,丁壯之人,不識兵器。路不拾遺,行者不囊糧。”
這篇文章妙筆生花,內容是將現如今的開元盛世,吹得天花亂墜,將開元盛世治下的百姓生活吹得無比富足。
所有百姓,安居樂業,健康富足,如此盛世,卻被那李太白拿來和隋朝做比較,這是什麼用心呢?
當真是居心叵測!
然而這樣的文章,刊登出來後,自然遭到一片嘲諷的聲音。
因為這些內容所寫,和現實老百姓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很多底層的寒門,紛紛開始寫起了笑話。
問:“這位讀書人,你經常看翰林院文人寫的文章嗎?”
答:“那當然,要不然我怎麼知道我過著幸福的生活?”
這文章鬧出了不少的笑話。
那些聲音甚至傳到了玄宗的耳朵裡。
李隆基一時間更加惱怒了:“寫得什麼玩意,不會寫就不要寫!寫出來被人笑話,真是丟了天家的臉!”
就在這時。
“陛下,丞相求見!”有宦官稟報。
“召他過來!”李隆基頓時一喜,連忙揮了揮手。
此時的唐朝丞相是張說。
他是開元年間名臣,是執掌文壇三十年的“當朝師表,一代文宗”。
當張說上位之後,也是正式開始招攬無數文人,粉飾太平,歌功頌德之時刻。
張說上臺後不久,請來徐堅、賀知章等文人雅士著書立說,歌頌君王,稱讚盛世。
隨後又由張說主持,在百官、貴戚及外邦使者的見證下,舉行了封禪泰山儀式,以頌揚玄宗的功績。
此刻的李隆基,已經逐漸被自己的成就迷失,很大程度,就有這文壇領袖張說的功勞。
此前張說看到蘇澈所寫的這篇文章時,當時就勃然大怒,罵道:“狗屁不如!”
然而這篇文章鬧起的風波,簡直不要太大。
整個長安城,幾乎人人皆知。
即便是那些不識字的老農,都知道了這文章。
邸報上幾乎全是討論這文章的內容。
作為當朝師表,一代文宗的張說,當然忍不了,連忙拜見了皇帝。
不多時,張說顫顫巍巍的來到了大殿之中,玄宗李隆基立刻走了過來,將張說攙扶到自己的身邊坐下。
“陛下,臣下最近在養病,沒想到這世間竟然出了這樣一個狂妄之徒,意圖指摘聖人,真是罪大惡極!”張說一臉愧疚的說道。
“請陛下直接下令,將這狂妄之徒,直接抓起來罷!”
前些日子,在李隆基在泰山封禪過後,一路旅途奔波,回到長安的張說便抱恙在家,休養至今,卻沒想到,有人寫了一篇“寧與友邦,不予家奴”的文章。
這麼遲才反應過來,實屬不該。
李隆基無奈的說道:“朕還以為卿家是準備寫文章去駁斥這賊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