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本丞相也無話可說。
考題裡面,居然有《山海經》這種方士著作的神話書籍,考夸父追日、大禹治水...這不大好吧。
本丞相以為,大可不必如此。過於龐雜,對童生求學不利,增加了極大的負擔。
去除雜蕪,留下精華便可。”
孔寒友斟酌道。
“大人的意思,是隻考儒科,只用儒家經典書籍?”
楚天秀不由笑道。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儒科...之多再加上黃老學說,挑選五本左右即可。
天下學子大多貧寒,買五到十本書苦讀,便至少十多兩銀子的開銷,已經是不小的負擔。光是錄取童生的縣試,便要反覆看數十本書,這不太現實。
況且,童生乃是最低等的科舉錄取,也不求他們聞達於諸侯。日後,在縣裡開個私塾教授學生什麼的,十本書的學問足以!”
孔寒友一笑。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輕鬆。
小昏侯無疑是極為聰明的人,當然一聽就明白他的真正意思。去除其它學派,留下儒學主支便可。
楚天秀轉頭看向御史大夫王肅,道:“那王大人的意見?”
“我倒覺得問題不大。童生雖不效命於帝王,但是學問多一些,總歸是好事。自己不廣學博聞,如何教好學生?”
御史大夫王肅撫須笑道。
縣試的考題繁雜一點有什麼關係呢?
反正門閥勳貴計程車子們買得起書。
就算一本書一千枚銅幣一兩銀子,那數十本、一百本,那也不過是一二百兩銀子的開銷。
金陵城的門閥豪族,誰家裡的書房,沒有上百本的藏書啊?
以前竹簡藏書不便,需要好幾個大屋子來專門堆放竹簡書籍,現在全抄錄成紙書,一個小書架就放下了。
考的書籍多了,士子們讀書辛苦一點,僅此而已。
除了極少數遊手好閒,不看書的紈絝士子之外,大部分士子都能透過童生的考核。
至於儒生們買不起太多的書,只能看五到十本儒書,答不上這些博雜的題目,落選了。
這關他什麼事,關門閥派何事?!
王肅這個門閥勳貴派的領袖,開心都來不及呢,哪會替儒生們操那麼多心。
“不錯,王大人所言正是!單考儒科,太過簡單。還是考全科為好!”
楚天秀不由微微點頭,“童生是大楚皇朝未來的基石,看書儘量博雜一點為好。
主相大人,考題簡單,固然是方便了考生。
但是遴選不出足夠出色的人才,那也是白費啊!科舉,是用來為皇帝選才的,不是照顧學生方便。才幹,涉及到所有方面,自然是全科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