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覺得,他有希望拿獎嗎?”陸嚴河問。
陳妙搖頭。
“這類角色不是獎項青睞的角色,除非是《假死都不行》這部戲太好了,戲保人,否則,他會得到行業內的高度認可,卻無法拿獎的。”陳妙說,“獎項評審的審美還是那種複雜的、表演空間極大的角色,就像《榮耀之路》,這就是典型的主流獎項鍾愛的題材。”
陸嚴河點頭。
“聽說《老友記》今年是有希望去衝擊一下三大獎?”陳妙問,“我們聽到了風聲,說要鼓勵優秀的情景喜劇進入主流獎項的評獎範圍。”
陸嚴河:“這就不知道了,希望可以吧,可是,我也知道,想要改變一些固執的偏見,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一朝一夕難以徹底改變。”
陳妙:“金鼎獎大概兩三個星期之後就要公佈提名名單了,我們幾個媒體的朋友之前討論過這個問題,最近這幾天,我們會透過我們的渠道來發聲,呼籲這件事的。”
“謝謝。”
“雖然我們只是幹媒體這行的,但我們都希望演藝這個大行業越來越好。”陳妙說,“只有真的走到國際上去,才知道我們中國的文娛行業有多弱勢。我雖然是個媒體人,可別人不會管你寫過什麼文章,做過多少成績,別人一聽你是中國來的,那個反應就是不太看得上的樣子。這幾年才稍微好了一些,因為我們中國有一些影視劇冒出來了,被他們看到了。你知道我一箇中國媒體人,採訪國外的那些導演、演員的時候,常常會問一個問題,問他們有沒有喜歡的中國影視作品,經常一問就是十幾二十年前的作品,幾乎從來聽不到最近這十年的,直到這幾年,情況才有所改變。”
陸嚴河說:“但是,現在國際上華語電影的身影還是太少了,有,也就是那一兩部,其實,我們中國這麼多人,如果一直只有那麼幾個人在國際上活躍,也不過就是世界電影的點綴而已。我希望它能更好,有更重要的分量。”
陳妙點頭,“我們一起加油,雖然我的力量很微薄,但是我也會做好我能做的事情的。”
“你們的力量從來不微薄。”陸嚴河搖頭,“我的經紀人就常常說,我能夠有今天的成績,至少有一半都是靠你們媒體、影評人給支援出來的,否則,一個新人,一個年輕人,憑什麼翻過那些已經功成名就的大咖,那麼快地就被推到了現在這個位置。謝謝。”
陳妙:“加油。”
根據陳妙和龍巖影業簽訂的協議,陳妙的這篇文章,在正式上映之前是不能公開發表出來的。
龍巖跟她的協議,還不是跟媒體的格式協議,是單籤的,就因為陳妙並不答應會給“百分之百的好評”。
但這也是好事,對陳妙來說,她有充足的時間來寫這一篇文章。
而在這之前,就如陳妙之前跟陸嚴河所說的,她和幾個媒體朋友,包括管蘇晨、三羊,都說好了,要一起發聲,呼籲《老友記》進入主流獎項的視野,不能再被忽視。
他們的社交媒體粉絲其實都不算多,最多的管蘇晨也就七位數,放在中國的網路上,只是一個大V,不是那種說句話就能夠掀起巨大討論度和關注度的意見領袖。
但是,他們幾個人接連發文,去講《老友記》之於華語電視劇的意義,以及它所取得的成績,直指過去國內電視劇三大獎對《六人行》系列的忽視。
經過幾季的積累,尤其是《老友記》的口碑翻身仗,它已經可以說是近十年來最火的電視劇之一了。這個之一,是金字塔尖上的之一。
故而,這幾篇文章一發,馬上就掀起了極大的關注度。
陳妙是直接在自己的文章裡寫道:金鼎獎提名名單公佈在即,希望今年的初選評委能夠認真思考,到底什麼樣的電視劇,才是真正應該被表彰的。
黃廉簡直要氣暈了。
他並不覺得陳妙他們幾個人在這個時候突然發這樣的文章,是他們自發的。
背後肯定是有人授意。
“你們看看,要是這不是陸嚴河在背後慫恿這些人給他衝鋒陷陣,你們誰信嗎?”
在金鼎獎執委會的會議上,黃廉火氣很大,而且是一副“這種事情,你們難道不跟我一起同仇敵愾”的表情。
執委會上,黃廉的人馬上就跟上,附和:“這種行為太過分了,簡直就沒有底線,這是在用輿論裹挾我們,必須要讓《老友記》拿獎,哪有這樣搞的!”
黃廉說:“這種人,根本就是在無視規則,我們必須要堅決反對這種行為!”
“沒錯!”
“黃主席,你們說這些文章是陸嚴河在背後授意他們寫的,你們誰有證據嗎?”一個聲音忽然響起。
大家都驚訝地看了過去。
說話的人,是前兩天才剛剛加入執委會的古墨。
黃廉眼神不善地看了過去。
“這都明擺著板上釘釘的事情,你覺得還有別的可能嗎?”
“有可能就是這幾個人真覺得我們不應該忽視《老友記》呢?”古墨反問。
一時間,會議室裡安靜得似乎都能夠聽到周圍眾人的呼吸聲。
黃廉:“古墨,你以前是羅導的學生,你幫陸嚴河說話,我理解,但是,這種時候,你是不是應該避點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