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基兒聽了宦官這麼一挑唆,就想:我是來幹嘛的?我是來打仗的,如今烏拉軍都潰退了,自己連追殺都不能去嗎?!
關鍵他看到福康帝引領著大軍追殺,他激動啊,忘記了福康帝的一再交代。
於是,他也不聽身邊戎兒的勸阻,舉起手中的刀,策馬就跟著一隊逃散的敵軍追下去。
基兒的手下有一千人聽他指揮,如今基兒一馬當先,已經衝離隊伍,眾人不敢懈怠,怕他有什麼不測,就緊隨基兒後面,向敵軍追了下去。
這一追,就追了四五里下去,逃亡的敵軍也被追上了,雙方還有幾百米的距離,敵軍將領往後一看,就看出了端倪。
這千把人中,其中有一名小將,金盔金甲,這是什麼人啦?!
敵將心裡尋思,這一定不是普通人物,金盔金甲豈是尋常將領能帶的?!何況他這年紀,至多二十左右,他能立下什麼功勞,皇上會獎勵他這麼一身行頭啊?!若是能抓住或者殺掉這員小將,那自己豈不是立了大功了?!
想到這裡,這員將領帶領兩百來人,跟這一千人交手,還沒幾下,他又裝作潰敗,丟下十來具屍體,繼續向縱深處逃竄。
他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引領這千把人,離開福康帝大部隊的視線,然後回頭拼殺,一舉把基兒拿下。
基兒年輕,他果然中計,他一邊策馬狂奔,一邊拿出弓箭射殺。
兩個落後的敵軍應聲落馬。基兒信心大增,更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就這樣一路狂追下去。
可基兒哪裡知道,敵軍是被打敗,先潰退的!
他們的人馬被打散了,他在追擊過程中,前面那兩百來人隊伍是越來越壯大,到了後來,有五六百人之多。
就在一處山腳下,敵將舉起刀停住了,跟隨他計程車兵,也勒住了馬頭。
敵軍用蒙語哇啦哇啦說了一通,大意是基兒他們只有千把人,而他們有五百人足矣,誰要是俘獲或者殺了那個金盔金甲的小將,賞十頭羊和一頭牛!
在這樣的鼓動下,烏拉軍是士氣大振,向基兒的軍隊衝殺過來。
基兒的手下不敢大意,把基兒團團圍在當中,向敵軍砍殺,不讓敵軍靠近基兒。
然而,從前線潰敗下來的烏拉軍人數是越積越多,雖然基兒帶領的這支千人軍隊,都是精華,怎奈敵軍人多,傷一個少一個,最後基兒的軍隊只有四百多人了,而且,他們的陣型被人家給衝散開來廝殺。
此時的孫戎,一直跟隨基兒左右,他勇猛無比。
孫戎平常就喜歡使槍弄棒,他知道,如今自己再不拼死砍殺,基兒就有危險了。
撇開基兒的皇太孫身份不說,他可是自己的妹婿啊,基兒死了,那蓮兒怎麼辦?!如果就這麼回去,蓮兒不把自己罵死她也得哭死!
再說,這基兒要是死了,自己的妹妹會不會陪葬,這就不好說了。
所以戎兒此時考慮的,根本就不是皇太孫的身份,他只是因為自己的妹妹,才這麼拼命!
戎兒身上中了兩刀的情況下,他依舊以一當十,死死護住基兒。
此時的基兒,也被嚇得魂飛魄散,因為他跟戎兒沒法比。
孫府子孫,上了戰場,那就是拼命,而基兒,平常雖然武功不弱,但是他是皇太孫,他是指揮的!
就是因為敵將說抓住他或者殺了他重重有賞,所以這些烏拉將士,才死死咬住基兒不放。
基兒的命,能活下來,真多虧了戎兒拿出命來拼啊!
戎兒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不能讓妹妹蓮兒做寡婦,或者說,不能讓蓮兒給他陪葬。
哪怕基兒今天斷胳膊斷腿,戎兒也要把他活著救回去。
就在基兒帶去的部隊還不到兩百人,被對方一千多人死死咬住,而且死傷還在增多!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忽然,斜對面殺出一百多人來,直向中間衝來,目標就是被圍困中間的基兒!
雖然只有一百多人,但是其中就有幾員戰將。
當孫戎用眼的餘光看了後,他忽然精神大振,對身邊的基兒大聲喊道:“主子挺住,我們有救了,救兵來也!”
那麼孫戎哪來的信心?
策馬奔來的只有一百多人,即便其中有幾員將領,可他們加起來才不到三百人,敵軍快有一千五百人了!
要知戎兒自信哪裡來,請聽下回分解!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