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周見過了崔赤驥、崔逾輪、崔山子。
而這位年輕人赫然是最小的崔綠耳。
崔綠耳猶豫了片刻說道。
“幼安叔派人問赤驥哥哥意見。”
“赤驥哥哥回了個善!”
聽完崔綠耳的話,崔銓陷入了沉默。
片刻之後,他才緩緩開口。
“像我們這種大家族,之所以能夠得以千年興盛不衰,很重要一點,就是在選擇家族繼承人方面,並不只看重嫡庶,更看重的是能力。”
“當然同樣有能力的嫡子和庶子,肯定是先選嫡子作為繼承人。但如果沒有能成器的嫡子,就會從有能力的庶子之中選擇繼承人,而不會一味強調嫡庶。”
看到崔綠耳不說話,崔銓繼續說道。
“向我們這種大族的許多庶子及未被選作繼承人的嫡子,很多都紈絝成性,為非做歹的。但作為世家大族繼承人培養的嫡子或嫡孫很少有成為紈絝的。”
“作為未來家族的掌舵人,這些嫡子或嫡孫都從小就被要求接受嚴格的教育,他們大多本就聰慧,心思靈動,又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之經常被家族掌舵人提點,年紀大些後也會被家族掌舵人派去各種歷練,所以其素質大都是相當高的。”
“你父親那一輩只有你父親和德修最出眾。德修是嫡子,所以這個家交給他我放心。”
“可惜了,到了你這一輩,只有你最出色。”
“我當年養了9個孩子,沒想到都是廢物!”
“什麼崔氏九子,赤驥最良!”
“格局?你知道格局嗎?一個眼光只知道放在詩會鬥爭的廢物,有什麼資格繼承崔家千年傳承?”
看到崔銓發脾氣,崔綠耳立馬跪下說道。
“赤驥哥哥他也只是…”
崔銓擺擺手說道,
“你不用幫他說話,我也只是感慨一番,德修的大勢已成,沒人動得了赤驥。”
“假使我再年輕個二十歲,我有推到重來的勇氣。”
“現在?呵呵,就這樣吧。”
“可惜了孩子,你天資聰慧,是家主的不二選擇,可惜了。”
“李行周這人不能死,他對裴夫人有恩,在裴夫人目前是武后的親信,沒有必要招惹這些麻煩。你知道為什麼嗎?”
崔綠耳知道崔銓在考校他。
於是思索片刻說道。
“我崔家乃當時第一等的門閥,眼光應該放在家族傳承,廟堂紛爭之上,將注意力放在這些個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意氣之爭口舌之爭,純粹落了下乘。”
崔銓滿意的點點頭,說道。
“這些東西,你要用心去體會,自己多琢磨,切不可只是嘴上說說。做任何事都要有度,切不可過火。”
“該讀的書你已經都讀了,該學的道理我也都教給你了。從今天起,你的功課就是去做事了,在處理各種事務中磨練你自己的本領,為我崔家留條後路。”
“孫兒一定謹記爺爺教誨,必不會辱沒咱們崔家的名聲。”
崔綠耳朗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