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行宮依山傍水,因是皇家夏季落腳的地方,裡頭是按著江南園林的模樣建起來的。什麼七十二景、天地一家春、四季亭之類,比不上京城宮裡的恢弘氣勢,卻是以精巧別緻聞名的。林媛聽著行宮裡頭伺候的姑姑在旁當導遊作介紹,心裡對這行宮的景緻有了些喜歡,只可惜今兒天色太晚,趕路一天下來又累得很,只得吩咐先歇息。
姑姑遂笑道:“屋子早就拾掇好了。林小主您的住處是清菱居,那可是個綠柳成蔭的清爽地兒,離聖上的居所又近……”
林媛道:“姑姑美言罷了。我知道皇上居在九州清宴,皇后娘娘居霽月瑤臺,兩處大殿毗鄰,這都是定例。餘下寢殿的安頓就要依著嬪妃們的位分來,我只是個小媛小主,哪裡能住在皇上跟前兒。”
“小主您謙遜了。”那姑姑仍是諂笑:“您受皇上愛重,即便分派宮殿是皇后娘娘做主、以宮規為依照,也要給您幾分薄面的。那清菱居您去瞧了就知道,雖不是氣派的大殿,卻勝在清幽怡人,和九州清宴不過一箭的距離。”說著殷勤地往前帶路。
林媛就笑著不說話了,悶聲跟著姑姑走。身後初雪、初桃和小成子幾個人拎著大包小包的家當。
她們這一眾親貴女眷們從京城趕過來,每人只帶了幾名貼身的宮人,粗使雜役都是行宮裡準備好的人。行宮這種地方,皇家每年只來住兩個月,甚至很多時候不會來。但不管怎麼說,這裡必須要養著一批閒人,恭候著聖駕過來好上去伺候。
這些人名義上是宮裡人,實際的地位遠遠不如京城裡的宮人,一年到頭地沒有機會在主子跟前露臉,有個什麼前途呢?連油水賞賜都沒得撈,真真是閒人啊。就像此時給林媛幾個帶路的涵姑姑,她在行宮裡熬了十年,沒有錢奉承管事的就一直沒有機會調入京城。
可勁兒地巴結面前的這位林小媛,是涵姑姑唯一的出路。皇帝身邊的寵妃,順手拉她一把她就能進京城了。
清菱居果然是好地方。旁邊鄰著碧玉池,岸上是成片的垂柳林子,夏日的風徐徐地從湖面上吹過來,住在裡頭很是涼爽。進屋先是一間敞亮的迎春堂,裡頭隔一座花鳥畫屏假山石,繞過了畫屏的迴廊之後才是正殿。一間正殿領著五間廂房,屋子算不上大,但房前屋後都種著玉蘭、水仙等花圃,丹寇色的牆壁上散發出清冽的薄荷香,上頭還描著豔麗的芍藥、祥雲、青雀的紋理,整個大殿處處都透著精緻。
林媛打著呵欠坐在了內室一張雕象牙的貴妃榻上,略略掃了一眼屋子裡的各類瓷器、珍玩等擺設,很是滿意:“這清菱居一向是涵姑姑收拾的吧?做得不錯,這些擺設都是我喜歡的。”
涵姑姑聽她誇獎,一臉的受寵若驚。
林媛賞賜了她十兩銀子,又吩咐:“行了,你們都退下吧。初桃去預備些熱水沐浴,其餘人不用伺候了。”
涵姑姑道:“不知小主要傳什麼晚膳?”
“去尚食局領一些清粥小菜吧。我有些累,不要太油膩。”
於是屋子裡的人都退下了,林媛散了頭髮,讓初桃伺候著去沐浴。
林媛這一晚睡得很沉,第二日起來的時候,日頭都很大了。初雪伺候她起身更衣,笑著說:“小主睡得好晚。”
林媛道:“難得出宮一趟,我心裡舒坦就睡得好。”說著也笑:“驪山是個好地方呢。”
行宮裡的規矩並沒有京城那樣嚴苛,除了皇帝每日要雷打不動地上朝,後宮的妃子們並不需要日日給皇后請安。皇后也寬和,早早就定下規矩說行宮的請安只單日去,雙日放假。
所以今天大半的嬪妃都在睡懶覺。
主僕二人正說話間,外頭的傳話宮人進來了,對林媛稟道:“六月份的份例送過來了。”這個小太監也是行宮裡的人,說完一句還嫌不夠,還要腆著臉再奉承道:“六局的人都對小主殷勤,親自送上門也不嫌麻煩。”
林媛淡笑:“你也是個殷勤的。”
“奴才能伺候小主,是奴才的福分。”
林媛揮手讓他下去了,繼而朝初雪一努嘴。初雪福一福身子出去清點貨物。
正如小內監所說,底下人供給林媛的份例從來都是質量上乘、分量足額。初雪隨意地翻一翻,看那幾件應景的宮裝都是阮煙羅料子,便滿意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