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1章 尚書令 (1 / 4)

“大才啊……”

“大才……”

“如此大才,當年竟落得無人知、無人聞,於賈誼有云泥之別的地步?”

“若當真如此,那賈誼賈長沙,又該是怎般風華絕代……”

策問已經結束。

丟下洋洋灑灑上萬字的應答,公孫弘,便以一副與來時一般無二的謙和姿態,自宣室殿退了出去。

公孫弘走了許久,下一位考生,卻遲遲沒有得到劉榮的召見。

究其原因,便是公孫弘一場策問,讓劉榮久久都不能回過神,陷入了漫長的沉思之中。

回過神,也依舊不忘感嘆一句:大才;

這種程度的人才,當年居然都不是賈誼的一合之敵!

這一刻,劉榮對那位傳說中的賈長沙,好奇心和佔有慾,都達到了空前的頂峰。

又愕然感嘆許久,身旁的汲黯才終於出聲,將劉榮飛散的心緒徹底拉回眼前。

正要請示劉榮是否要接見下一位考生,便見劉榮的目光,已經落在了御案上——那張墨跡未乾,才剛抄錄完成,並送到劉榮案前的白紙之上。

今日策問,劉榮給公孫弘提出的問題,其實非常難。

難就難在‘今漢室之大弊’這個命題,實在是範圍太大、太過宏偉;

聽上去不是什麼角度刁鑽,又或是不常見的冷門問題,貌似很好作答。

但在策問、在這種關係到一名預備官僚,在封建帝王心中印象分的場合,這種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宏大無比的命題,很容易得出一個不鹹不淡、不上不下,且平平無奇的答案。

如今漢家有什麼大問題?

別說是這些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讀書人了;

就在長安街頭,隨便找個還在穿開襠褲的小娃娃,也起碼能像模像樣說出幾句:北蠻匈奴,嶺南趙佗,關東諸侯藩王之類。

所以,公孫弘能總結出‘內外各三個大弊’的框架,其實是非常基本的,完全不值得劉榮如此讚歎的標準答案——甚至都不值得劉榮挑一下眉角。

真正讓劉榮大開眼界的,是公孫弘後續的論述。

——策問,從來都不是皇帝問一個問題,臣下就事論事,回答這個問題,就順利結束的。

策問策問——問的是策,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就好比後世,領導冷不丁問你:部門的工作效率,最近是不是有些不大對勁啊?

這時候,領導想要你回答的,絕非‘是’或‘不是’;

而是要你從自己的角度,給出近段時間,部門工作效率低下的具體原因。

比如誰沒好好工作啊~

誰遲到早退啊~

誰誰誰搞小團體,誰誰誰搞陽奉陰違之類。

答到這裡,你的回答才勉強算是合格。

若是想加分,你最好再以建議的形式,根據這些具體的問題,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法。

如今漢室的君臣對奏、天子策問,也是一樣的道理。

具體到方才,劉榮以‘今我漢家之大弊’發問;

實際上的考題卻是:請指出如今漢室所存在的重大問題,並逐個給出可行的解決方法。

同時,還將整個應答的格式,或者說是文體,限定為:策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