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4章 天翻地覆 (1 / 4)

隨著時間來到天子榮二年秋——年關愈近,本就算不上有多閒的長安朝堂,不出意外的再度忙碌了起來。

倒不是因為大計;

按照漢家‘三年一大計’,外加新皇登基元年無條件大計的傳統,劉榮一朝的下一次大計,是在明年年末、後年年初,即天子榮新元四年。

真正讓長安朝堂忙碌起來的,是劉榮在過去這半年時間裡,對於長安朝堂有司部門,所擬定的一系列改制方案。

不得不說,劉榮的野心很大。

此番改制,可謂是遍及長安朝堂中央的方方面面,朝中三公九卿、長安八街九陌,禁軍中郎、糧倉府庫,無所不包。

就說三公級別——看上去是丞相、御史大夫都不做變動,僅僅只是把太尉替換成御史中丞;

但實際上,卻是讓漢家的三公,從過去的政、監、軍三權分立,改造成了政、財、人三權分立。

用劉榮的話來說,漢家日後的三公,已經隱隱呈現出了後世三省六部制的雛形。

其中,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大致是閣老+戶部的職權範圍;

御史大夫則大概是閣老+戶部財權。

至於御史中丞,更完完全全就是後世吏部的雛形。

而剩下的兵、工、刑、禮四部——少府等於超高配工部+準兵部,大理(廷尉)等於刑部,奉常等於超低配禮部。

從這角度上來講,劉榮此番改制,也算是為漢家初步奠定了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過渡、發展的事實基礎。

這是三公級別;

意義重大,但也終歸還保留了三公其中的兩個職務。

到了九卿一級,那可真就是巨震了。

——少府拆分!

——內史拆分!

光是這兩項,就足以讓朝堂內外累禿了頭!

根據劉榮初步擬定的方案,少府拆分後,仍舊會保留主體部分,仍稱少府、仍為九卿;

但在部分要害職權被拆解後,日後的少府,顯然將不復今日威風。

其中最飽受爭議的,便是新九卿:主爵都尉的成立。

主爵都尉,顧名思義——主掌爵位敕封、削奪;

但除了這個基本盤,主爵都尉還將掌握另外兩個至關重要的國家級壟斷專案:糧食,以及鹽、鐵官營!

再加上劉榮明裡暗裡放出口風,表示從今往後,少府所產的各式物品,都不會直接流入市場,而是要由主爵都尉過一遍手,也基本確定了主爵都尉未來的發展方向。

——人類封建歷史上,第一個國企!

可以預見的是,從今往後,凡是和‘官營’沾上邊,又或是由官方生產的物品,都將被納入主爵都尉的飯碗。

換而言之,少府最要緊的一項權柄:銷售權,被分給了主爵都尉。

這還沒完。

繼糧食、鹽鐵官營權後,第二個被剝離出少府的,便是東、西織室。

眾所周知,在封建時代,最堅挺的貨幣從來都不是銅錢、銀錠;

而是布。

在人類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間裡,織布,就等同於在印錢。

在過去,東、西織室雖然‘各自為政’,各自專注於不同用處的布匹生產工作,但和頂頭上司少府之間,也終歸有著起碼得關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