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4章 天翻地覆 (2 / 4)

——東、西織室織布所需的原材料,不是少府從外面買回來的,就是少府自己生產出來的;

就連織布器械,都是少府造出來交接給東、西織室,並負責日常維修、維護工作。

而東、西織室生產出來的布匹,也並非直接發往所需要的人手中,而是先送去少府入庫封存。

什麼時候要用了,再由天子頒詔,少府遵照旨意從庫存中調撥。

官袍、朝服,以及宮中女眷、太后天子衣袍服飾,和東西織室沒有半點關係——都是少府的事兒。

換而言之,過去的東西織室,是極為純粹的生產部門。

就和少府名下的軍工作坊、冶鐵作坊,以及上林苑那些皇田一樣,僅僅只負責生產,其他的事一概不管。

原材料從哪裡來、什麼時候送、怎麼送過來,織出來的成品布作何用途,先供給何方,都完全由少府負責,東西織室完全不需要關心。

但往後,東西織室也要從少府拆分出來‘單幹’了。

原材料,雖然還是從少府獲得,卻不再是‘調撥’,而是出錢買;

最終做出的成品,雖然依舊是由少府接手,但也不再是‘交割’,而是同樣由少府出錢買。

過去的布匹生產部門,自此成為了自力更生、自負盈虧,擁有獨立財政系統的獨立部門。

而少府,則在失去糧食、鹽鐵,以及未來還有不知多少貨物的銷售權後,又因為東、西織室的‘出走’,而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鑄幣權’。

——布匹就是最硬的硬通貨。

對少府而言,失去東西織室,不亞於失去一臺印錢的機器,又或是一棵搖錢樹。

倒是真正的鑄幣權,難得被劉榮留給了少府。

從今往後,天下錢幣皆出少府鑄錢司,禁民私鑄錢!

據傳,新錢名:五銖;

五銖錢發行之日,如今普行於天下的各式雜錢——如太宗四銖,呂后八銖,太祖三銖(漢半兩),秦半兩,乃至於戰國刀幣、貝錢等,都將被完全取締。

這,就又是長安朝堂在未來幾年,諸多龐大工作量其中之一了。

除了鑄錢,少府還將保留軍工部門。

通俗來說,往後的少府,將從原先那個龐大、冗雜的怪物,相對精簡為負責鑄錢、打造軍械,並供應禁中用度的部門。

而原屬於少府,卻即將被拆解的部門,則各分為:新九卿主爵都尉,新的獨立部門‘織室’,以及劃給其他部門的‘太倉’‘東園’等。

總體來講,需要做的事兒很多。

需要釐清、梳理清楚的事兒,很多很多……

這是少府。

再看內史,又是一個老大難。

不比少府被拆分後,仍舊能保留主體、仍舊為九卿的幸運——內史的拆分,可謂是徹徹底底、乾乾淨淨。

原本的主體,將被拆分為左馮翎、右扶風及京兆尹。

從職責劃分來看,這三個部門,更像是將關中切成了東、西、中三個州,然後由這三個部門發揮刺史、州牧之類的職能。

但僅限於行政治理層面。

其他諸如人事、財政,以及軍事等方面,這三個地區依舊維持著原本的運轉系統,並不會成為真正的‘州’。

至於原屬於內史的下轄部門——中尉獨立出來,改名執金吾,為新九卿;

五官中郎將併入郎中令;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