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5章 圍三缺一 (1 / 4)

劉榮清楚的記得,在前世,有這樣一個笑話。

——在工業革命後的新時代之前,天底下,就沒有大權在握、君臨天下的封建帝王做不成的事兒。

若說非要有,那也就是高難度數學題了……

話糙理不糙。

在封建時代——尤其是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中,統一政權的華夏帝王,是真的可以百無禁忌的。

想做好事,可以尋求文治武功,做個名垂青史的聖君;

想享受人生,也可以酒池肉林,極盡奢靡,體驗一段人類無法想象的‘美好’人生。

至於二者之間,說不上好壞,卻多少有些小眾的興趣愛好,華夏封建帝王更是幾乎玩兒了個遍。

——有擺弄手藝活的木匠;

——有對同性身體結構感興趣的異類;

——有修仙煉丹的道爺;

——也有無數駭人聽聞的變態。

從以上種種——無論是志向遠大的聖君,還是自甘墮落的昏君,又或是這些愛好小眾的抽象之君,其實就不難看出:華夏封建帝王無論想幹什麼,都能在某種程度上,達成自己的目標。

在拋開‘絕對’這個極端概念不談的前提下,華夏封建帝王的意志,總是能得到相對層面的貫徹。

在這個前提下,華夏封建帝王想要做一件壞事,僅僅只需要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為華夏民族乃至於整個歷史文明程序,都帶來一場可怕的災難!

反之,若是想要做一件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好事,封建帝王所能調動的能量、獲得的支援,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罕有的高。

就拿此番,劉榮表露鹽鐵官營之意圖,並首先向朝中相關重臣通氣舉例;

在劉榮明確表示‘朕意已決,此事無變’的堅定態度之後,原本還打算稍微勸說一番——至少是勸劉榮別急著開幹,稍微籌謀一番、佈局一番的朝中重臣們,也很快轉變了自己的態度。

正所謂:君辱臣死,君憂臣勞。

劉榮打定主意要做這件事,那作為劉榮、作為漢家的臣子,劉舍為首的外朝,就只能為劉榮所要做成的事、所要達成的目的操勞忙碌。

而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件讓劉榮稍有些欣慰的事。

——在劉榮先以儲君太子的身份,借當年平抑糧價這一突發性時間,隱晦的達成對糧食的官營,如今又以天子之身直入正題,明確表示朝堂中央還要官營鹽鐵之後,劉舍為首的外朝,也終於發揮出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五年前,陛下官營糧米,關中的糧商不說死絕了,也起碼是滅族的滅族、轉行的轉行;

如今,陛下又要官營鹽鐵,結果大機率也是鹽、鐵商人絕跡。

那下一次呢?

下一次,陛下又會冒出什麼鬼點子,再官營個什麼玩意兒?

雖說再一再二不再三,但國家大策這種東西,往往都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以一個極不起眼的小試點作為開端,並逐漸深入貫徹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糧食、鹽鐵,還僅僅只是個開始。

在肉眼可見的未來,漢家大多數大宗商品——至少是絕大多數與‘戰略物資’沾邊的東西,都會被列入官營、管制名錄當中。

既然如此,那既然大傢伙要忙鹽鐵官營的事兒,何不稍帶著,對其他市場也進行一個基本的調研匯總?

於是,小半個長安朝堂都開始忙活著,匯總漢室如今,所有家財達到百萬錢以上,並以商業貿易作為主要創收來源的商人家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