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4章 無題 (1 / 4)

“顏卿。”

“顏中郎?”

見殿內眾人都不應答,只做一陣看似長吁短嘆,實則佯做不知之態,劉榮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被末席,儼然陷入沉思的顏異所吸引。

——作為‘先知’者,顏異有多大本事,劉榮是知道的。

準確的說,顏異、汲黯、張湯三人,之所以能出現在這裡,參加這場明顯與他們身份不符、他們明顯還沒資格參加的高階商討會,就是因為劉榮的‘先知’特性。

按照劉榮的記憶,在景帝留下的班子逐漸淡退之後,漢武大帝手裡能用的人,其實不過寥寥數人。

軍事方面,天花板級別的有衛、霍,次一級的有李廣、程不識、李陵、李廣利,以及相當一部分功侯子弟。

朝堂之上,以豬倌丞相公孫弘為首,現任典客:公孫昆邪之子公孫賀,少府石奮的‘萬石君’家族,外戚竇嬰、田蚡;

再有,便是顏異、張湯、汲黯三位新生代血液,以及鄭當時、桑弘羊、主父偃等當代俊傑。

以上這一整個人才名錄當中,未來能為劉榮、為漢家所用的人,劉榮其實都已經在做準備了。

——衛、霍,劉榮把前者接近了宮裡,並耐心的等待著後者出生。

李廣、程不識,前者被劉榮放棄,後者則早已被劉榮引為‘肱骨心腹’,漢家當下最值得信賴的宿將。

李陵、李廣利之流,要麼是年紀還小,要麼直接就是還沒出生。

再加上劉榮對這兩個人的感官向來不大好,劉榮本也沒打算用。

至於剩下的各功侯家族子弟,卻是不用劉榮未雨綢繆,為將來的將軍們鋪設道路。

——但凡他們真的展露出些許軍事天賦,他們自己的家族,會比劉榮還要積極的給他們鋪路。

軍中如此,朝中也不例外。

凡是有功侯、貴族背景的‘未來班底’,劉榮都沒有,也沒打算插手,只等他們自己展露天賦,並被各自的家族送到自己面前。

比如公孫賀啊之類。

餘者——豬倌丞相,還沒到歷史上‘學成出山’的那一天,劉榮不急。

鄭當時是淮陽郡人,桑弘羊是洛陽人,主父偃是齊國臨淄人。

三人都在關東,而且也都還沒有經受什麼力量,基本都還是個毛頭小子,不堪重用。

對於這三人,劉榮秉承著‘讓他們自己去闖,啥時候闖到長安啥時候用’的原則。

原因無他:這三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沒飲過血的刀、沒開過刃的劍。

越多的挫折、阻礙,以及磨礪,越能提高他們未來的上限。

這麼拍著指頭算下來,能讓劉榮現在就開始逐漸提拔、培養的,其實就剩下汲黯、張湯二人了。

——前者是劉榮儲君時期的舍人,屬於潛邸心腹;

而漢天子在即位之後,對於曾經的太子班底,往往只有兩種處置方式。

要麼,直接開始重用,一如先帝即位之初,火速在朝中安插黨羽,差點沒把九卿都給換成自己的太子班底!

要麼,直接給個虛職養起來,這便算是棄用。

絕對沒有第三種情況,如暫時不用,以後再慢慢重用,又或是暫時重用,以後再慢慢棄用之類。

——要麼用,要麼不用,簡單粗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