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5章 帝王心術 (1 / 3)

當劉榮走出長信殿,揹負雙手仰望天空時,那股籠罩著劉榮多年的陰雲,就好似春風拂面般,輕飄飄煙消雲散。

——竇太后,是劉榮的心病。

準確的說,像竇太后這般強勢的漢太后,是每一位有志於‘做點什麼’,在史書上留下些正面評價的漢天子,都很難擺脫的心病。

漢‘二世’孝惠皇帝劉盈,因為呂太后這個心病,愣是隻活到了二十三歲便暴斃;

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更是在呂太后的淫威之下,一個被親祖母幽禁而死,一個被滿朝公侯大臣群起而攻之,說成了‘非惠帝子,乃呂氏淫亂後宮所出’的皇家野種。

即便是到了漢家唯一一位‘在世聖人’,華夏封建史上數一數二的聖君雄主:太宗孝文皇帝之時,也依舊有一位薄姓婦人,頂著個太后的名頭,時時刻刻掣肘著天子手中的皇權。

太宗孝文皇帝的政治手腕,哪怕是放眼整個華夏曆史,乃至於人類文明史,都是數一數二的水平。

可即便如此,太宗皇帝為了擺脫太后的束縛,將大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依舊是不可避免的付出了許多代價。

——世人皆知:太宗皇帝一朝,官方承認的太后、皇后,都分別有二人。

前者,分別是太宗皇帝的生母薄太后,以及太宗皇帝真正意義上的嫡母:高後呂雉。

後者,分別是太宗皇帝的妻子、先孝景皇帝的生母竇皇后,以及孝惠皇帝的妻子:張皇后。

前世,劉榮聽很多人說,這都是沒辦法的事。

——生母薄太后,太宗皇帝非尊不可;

但考慮到法統,嫡母呂太后,太宗皇帝也絕不能不認。

至於皇后——在那位原配呂氏代王后‘意外’病故之後,皇長子劉啟的母親竇氏被扶正,後宮、東宮分別得以安定,對於傀儡時期的太宗皇帝很有必要。

但亡兄孝惠皇帝的遺孀:孝惠皇后張嫣,太宗皇帝也根本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

既然孝惠皇帝駕崩之後,呂太后讓張皇后依舊做皇后,那太宗皇帝也只能照葫蘆畫瓢——依舊讓張皇后號‘皇后’;

此外,出於倫理方面的考量,又專門給亡兄嫂建造了一座桂宮,好名正言順的從未央宮搬出去。

這很誇張了!

對於衣服都捨不得穿太好、飯都捨不得吃太香,更是不允許後宮女人裙襬拖地、面施粉黛的太宗皇帝而言,斥巨資大興土木興建一座宮殿,儼然是一件極誇張的事。

只是世人皆以為:兩位太后、兩位皇后,不過是太宗皇帝被逼無奈;

卻不知,將太宗皇帝逼到‘無奈’之境地的,並非是現實。

前世,劉榮聽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

——漢文帝劉恆承認呂太后的合法性,等同於變相壓制生母薄太后!

這個說法且不提可信度高不高、符不符合現實——至少邏輯上沒有絲毫漏洞!

倘若,太宗皇帝不承認呂太后,轉而將生母薄氏奉為‘高後’,那會發生什麼?

事實上,什麼都不會發生。

什麼‘根基動搖’——入繼大統之初的太宗皇帝,本身就沒有根基可言;

什麼‘法統不穩’——有後少帝‘非惠帝子’在前,太宗皇帝本身也沒有什麼法統。

歸根結底,太宗皇帝究竟是認高後呂雉,同時變相確認生母薄氏‘高帝妾也’的地位,還是直接否認呂太后的法統,尊薄氏為高後,都無法改變任何事實。

——太宗皇帝,得位不正。

——少帝劉弘,死的蹊蹺。

孝惠皇帝一脈絕嗣,太宗皇帝以庶奪嫡,或者說是旁支代嫡,本身就已經是一件極不符合當下時代人倫道德、民俗文化背景的事。

在這個基礎上——在庶弟搶了嫡兄江山的基礎上,再多個以‘高後薄氏’取代‘高後呂雉’……

怎麼說呢……

對於殺人犯來說,是否曾在超市偷過一包乾脆面,重要嗎?

一樣的道理。

對於‘得位不正’‘旁支代嫡’的太宗皇帝而言,尊誰為太后,就好比偷沒偷那包乾脆面。

無論你偷沒偷,你都是‘殺人犯’。

不會有人因為你沒偷,就覺得你這個‘殺人犯’良心未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