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還是要談。我準備答應他們釋放兩位朝鮮王子的請求。至於要求我們退兵回國內,則不能輕易答應。我要他們先滿足我們的條件才會考慮撤兵。”
“就是我們向他們提出的四項條件?”
“不,這一次,我改為七項條件:一、大明和我們通婚。後陽成天皇迎娶明朝公主做皇后;二、兩國通商;三、永誓不叛。朝鮮要發誓永不背叛倭國;四、永誓盟好。大明與倭國互派武官,結盟發誓,永遠和好;五、割讓四道。朝鮮要將南方四道(慶尚道、江原道、全羅道、忠清道)割讓給倭國;六、朝鮮要送一名王子到倭國為質;七、倭國將兩位王子臨海君、順和君交換朝鮮。”
“大明和朝鮮要是不同意我們的要求呢?”
“不瞞你說,要是他們同意了這些要求,我或許就此罷兵,今生永遠不再興起戰事。哎!我老啦。秀賴(豐臣秀吉給剛剛出生的兒子取名豐臣秀賴)需要一個安定的成長環境。
“當前國內的環境你也看到了,不穩定因素很多。我不希望他受到任何傷害。但是,要是他們不同意我們的條件,那就只有刀兵相見了。
“不過,議和一事,宜緩不宜急。我想充分利用這次議和的緩衝期,先解決好國內的事情。等我們做好充足的準備,同大明交戰也不是不可考慮的。”
“屬下明白了。”
“去吧,好好準備明天同明使的會面。”
“是。屬下告退。”
第二天上午巳時三刻,豐臣秀吉在大極殿接見大明使節。
在從濱崎館到大極殿沿途之上,數千名倭國衛兵荷槍實彈,嚴密警戒。
沈惟敬在小西行長的陪同下,和徐一貫、謝用梓一起,登上大極殿門前高高的臺階,來到一處平臺上。
不一會兒,大殿的朱漆大門徐徐開啟,十名身著金色盔甲的衛士腰挎佩刀,站立大門兩側。
“太閣大人到!”其中一名金甲衛士高聲喊道。
沈惟敬手中捧著為豐臣秀吉準備的禮物,循聲抬頭看去。只見一位身材矮小、骨瘦如猴的長者身穿黑五紋羽織服,邁著穩健的步伐,從殿門內走出。
“參見太閣大人!”平臺上站立的所有倭國人立刻跪倒在地,叩頭施禮。
沈惟敬被這種肅穆莊嚴的氛圍所感染,竟然想跟著倭國人一起下跪,但被身邊的徐一貫和謝用梓架住。
“嘿嘿,我……沒別的意思,就是想撣一撣褲腿上的土。”發現自己險些失禮,沈惟敬對兩位同伴訕笑著說道。
“都起來吧。”豐臣秀吉衝跪在地上的人抬抬手。
“謝太閣大人!”眾人從地上站起。
“太閣大人,這三位就是大明的議和使節。這位是議和正使沈惟敬將軍,這兩位分別是徐一貫、謝用梓先生。”小西行長將三位明使介紹給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抬起眼皮,快速地在三位明使身上掃了一遍。
沈惟敬激靈靈打個冷戰,一瞬間,他從豐臣秀吉的目光中讀到了敏銳、深邃、犀利、冷峻與凌厲。
“拜見太閣大人!”沈惟敬下意識地躬身抱拳施禮。徐一貫和謝用梓也和沈惟敬一起向豐臣秀吉施禮問候。
“三位明使遠道而來,旅途辛苦。請到裡面就座吧。”豐臣秀吉淡淡地說道。
“太閣大人,惟敬從釜山動身時,聽聞太閣大人剛剛喜得貴子,特准備禮物一份。望您笑納。”沈惟敬跨前一步,準備將禮物送與豐臣秀吉。不料,豐臣秀吉身邊的兩位金甲衛士立刻趕上前來,將沈惟敬攔住。
沈惟敬被擋,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得尷尬地站在原地。
“不得對明使無理,還不退下。”豐臣秀吉對兩位衛士呵令道。
兩名衛士退到一邊。
“太閣大人,我為貴公子準備了一枚麒麟玉佩,它是用我們大明和田仔玉精雕細刻而成。此玉佩佩戴在貴公子身上,可闢除邪氣,保佑他一生健康平安。
“同時,在我們大明,麒麟不但是祥瑞之獸,而且還預示著佩戴它的人定會才能傑出,成為人中龍鳳。”沈惟敬邊說邊獻上裝著玉佩的精美檀木盒子。
沈惟敬的一番言語可以說是說到了豐臣秀吉的心坎上,他讓護衛接過盒子,高興地說道:“那我就不客氣啦。沈將軍遠赴重洋,身負國家重任,還想著小兒出生這等區區小事。可見是個有心人呀。”
“太閣大人喜得貴子,此乃天下之大事。沈某豈敢不管不問呢。能夠藉此機會討得太閣大人一杯喜酒喝,對我來說,那是三生有幸呀!”
“好、好,說得好。不愧是大明議和正使呀,伶牙俐齒,言語得體。快快裡面請。”
“太閣大人您先請。”沈惟敬親熱地上前攙扶著豐臣秀吉,一起向大極殿內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