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明議和使節的宴會是在大極殿寬敞的大廳內進行的。
豐臣秀吉端坐在上壇正中間那把寬大的雕花木椅上。他背後的牆面上,高高懸掛著象徵著百戰百勝的千成葫蘆家紋圖示,圖示上書寫著“豐臣秀吉”四個鎏金大字。
沈惟敬、徐一貫和謝用梓坐在中壇右邊。德川家康等五大老和小西行長坐在中壇左邊。其餘倭國國內各路大名則坐在位置靠下的南櫞下面。
宴會的酒食、饈膳非常豐富。
豐臣秀吉率先致辭,表達對大明使節的歡迎並祝酒三杯。緊接著,沈惟敬手端酒杯,站起身來:“惟敬此次前來,一是為祝賀太閣大人喜得貴子;二是為明、倭兩國停止交戰,議和修好。今日我等三人在這大極殿內受到盛情款待,萬分感激。所以,這杯酒,我要敬太閣大人。我們大明有先喝為敬一說,我先幹了。”
“好。沈將軍言語爽快。我喜歡。”豐臣秀吉坐在椅子上,在沈惟敬喝乾杯中酒後,自己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沈惟敬知道對方人多勢眾,所以在飲酒上他是不敢太放開的,敬酒完畢,他悄悄用腳碰了一下坐在自己右側的徐一貫,示意他敬酒。
徐一貫會意,站起身來,學著沈惟敬的樣子,向豐臣秀吉敬了一杯酒。
見許一貫敬酒,謝用梓也不敢怠慢,同樣站起身,向豐臣秀吉敬酒。
豐臣秀吉一一痛飲而下。
“三位明使遠道而來,旅途勞頓。我帶個頭,由我們五大老向三位明使敬酒。”坐在沈惟敬對面的德川家康端起酒杯,面帶微笑。
不知怎地,沈惟敬對這位方頭闊臉的,身為五大老筆頭的德川家康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他見對方微笑著向自己和另外兩位明使敬酒,趕緊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你看我還沒喝呢,沈將軍就已經迫不及待啦。我不知道這是因為我們的清酒色香誘人呢,還是因為沈將軍不願與我等老朽荒廢口舌?”德川家康看著沈惟敬躲閃自己的眼神,端著酒杯故意放慢節奏。
沈惟敬望一眼德川家康那淡淡的眼神,只見德川家康那雙黑白分明的鳳眼深如潭水、高深莫測。
對於沈惟敬這種表面看起來機靈過頭的市井圓滑之人來說,在德川家康這種英氣逼人的眼神面前,基本是沒有什麼招架之力的。但是,沈惟敬再怎麼說也是見過些世面的人。德川家康的眼神雖然神秘莫測,沈惟敬還是能夠從其中看出些含義:那就是淡視、高傲與不易察覺的刁難。
一瞬間,沈惟敬將剛剛領教的豐臣秀吉的眼神和正在看向自己的德川家康的眼神快速地做了一下比較。兩人的眼神可以分別用兩個不同的形容詞形容:霸氣與陰鷙。
德川家康不友好的眼神令沈惟敬很不自在,他端起侍女剛剛滿上酒的酒杯,迎著德川家康的眼神說道:“在我們大明,喝酒講究的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對我來說,遇到您這樣的長者,何止是遇到知己呀,那簡直就是親人呀。來,親人,我敬您一杯。剛才我已經說過了,在我們大明,敬酒者要先幹,以表示對被敬著的尊敬。”沈惟敬說完,喝乾酒杯中的酒。
沈惟敬的一番話語很好地回擊了德川家康方才的不
友好。
德川家康雖然老謀深算、見多識廣,但他方才的舉動的確有些失禮。面對沈惟敬不軟不硬的幾句回擊自己的話,德川家康竟也一時不知該如何應對,頓時面露尷尬。
“來來來,我和兩位一起喝一杯。今天是太閣大人高興的日子,咱們可不能掃了他老人家的興致呀。”小西行長見德川家康和沈惟敬暗暗較勁,趕緊端起酒杯打圓場。
“好,好,喝。沈將軍,老夫看到您,心裡高興,方才只不過想跟您開開玩笑而已,千萬別見怪。呵呵。”德川家康藉機自我打圓場,將酒杯中的酒喝下。
接下來,其餘幾位五大老先後敬酒。各地大名也有走過來向豐臣秀吉和沈惟敬等人敬酒的。
一時間,大極殿內觥籌交錯,熱鬧異常。
沈惟敬擔心自己喝過量後耽誤正事,在第一輪敬酒結束後,站起身來,對豐臣秀吉說道:“太閣大人,我等三人此次遠涉重洋趕來此地,身負朝廷重託。還望太閣大人及早解決此事。”
“你是說咱們兩國議和呀。不急,不急。三位千里迢迢到我島國,先喝點酒解解乏。議和之事待會再聊不遲。我看這樣吧,聽說沈將軍對我國的歌舞甚是青睞。今天我就讓你開開眼,看看我們倭國頂尖的歌舞伎的表演。”豐臣秀吉說完,用力拍兩下手。
隨著豐臣秀吉拍手完畢,現場的樂工們將手中的橫笛、太鼓等樂器奏響。一時間,整個大廳內鼓樂齊鳴。
隨著器樂的奏響,從豐臣秀吉身體右側的那扇巨型屏風後,依次閃出一位身穿黑衣的青年男子和八位身穿和服的年輕女子。八位女子在領頭的那位青年男子的帶領下,輕移蓮步,款款走向位於中壇下方的平臺。
見有如此多的美女來到眼前,沈惟敬頓時忘了方才的不快,他微轉身軀,定眼望著八位女子的一舉一動。
九位表演者來到平臺,和著樂曲站好隊形。那位男子身著黑衣,頭纏黑包頭,腰束紅巾,胸前掛著古樂器紫銅鉦,腰間插著武士刀,整個人看起來瀟灑俊美。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