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李老師想了想後,說:“其實,這些東西你們仔細看書可以看懂的。”
停頓了一下,李老師接著說:“不過,我這邊還是先給你們做個引子吧。”
接著李老師就開始從這裡分析起了曹操。
“這個,殺禰衡的事情,確實是曹操,劉表,黃祖都有一些責任的。畢竟,是由於他們三人的共同作用才導致了禰衡的死亡。”李老師慢慢的說。
“不過,總的來說,這裡面主要責任在劉表。”李老師接著說。
原來,這禰衡則是當時文章寫得最好的人。不過,在曹操那邊似乎和所有的人都相處不好,就連和禰衡最關係好的孔融和楊修,也被禰衡稱之為“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
而在這之前,則有過曹操的老朋友許攸亂開玩笑被許諸給擊殺的故事(通俗的講,畢竟中學生看《三國演義》,看《三國志》則需要更多的積澱。),所以曹操最終決定將禰衡請到劉表那邊去。
畢竟,劉表至少在表面上看來是非常喜歡文人雅士的,所以寫得一手好文章的禰衡說不定可以混出些名堂。
不過,禰衡在劉表那裡似乎也是和曹操這裡一個情況,最終劉表實在受不了禰衡了,就往黃祖那裡送了,而這一舉動自然就害了禰衡的性命。
這時,李老師就發問:“請問大家知道黃祖是什麼人嗎?”
自然,沒仔細看過《三國演義》的,可能都不知道這號人物,雖然在殺孫堅的時候似乎有過一點高光時刻。
周聞舉起了手,於是李老師示意起來。
周聞站起來說:“黃祖應該算是一介武夫了。”
李老師笑著說:“沒錯,曹操將禰衡送給了一向敬重文士的劉表,而劉表將禰衡送給了一介武夫黃祖。那麼禰衡的下場就可以預見了。畢竟,一向敬重文士的曹操,劉表都受不了禰衡。”
聽到這裡,吳真實自然也明白了,這裡確實是劉表乾的壞事,而曹操怎麼說也沒有鍋。
接著李老師趁熱打鐵的說:“袁紹跟曹操打的時候,有個叫陳琳的人給袁紹寫了打曹操的檄文。”
停頓了下,李老師接著說:“曹操看來這檄文嚇得出了一聲冷汗,說:‘這個傢伙文章寫得好,打掉袁紹要留他做事。’最終,陳琳就成為曹操賬下的一員了。”
這時,吳真實算是明白了,劉表愛才和曹操愛才完全不是同一級別的。
畢竟,韓非子死的時候問我有什麼罪,獄卒的回答卻是表示在亂世有才能的人非用即殺;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曹操卻還會去給禰衡找下家。
所以曹操的愛才是算是真愛才,有人會說到荀攸荀彧之死,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鳥盡弓藏。
接下來的時間,自然回到了課本。《龜雖壽》中,曹操似乎討論了很多東西。
這是在曹操剛好乾掉袁紹勢力之後準備南下荊揚州完成統一大業的時候寫的詩。
由於和袁紹進行一系列的角逐幾乎消耗了畢生的時間和精力,所以53歲的曹操進行了一番感慨。
首闡述了神龜的壽命雖然長,但是也有終結的時候。接著,用神獸騰蛇來繼續強調這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