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玩家的熱議,還有業界不少遊戲廠商的意外。
此時此刻的網龍辦公室裡,馬磊有一點騎虎難下的感覺。
《羅馬帝國》的遊戲完成了沒有?
三家聯合開發,自然是已經完成了。
但遊戲質量問題就大發了啊!
尤其是在宣傳的時候,網龍有了那麼一丟丟的誇張。
實際上這也是業界經常使用的一個做法了。
畢竟康師傅紅燒牛肉麵的廣告裡,顯示那麼多那麼大的一塊牛肉,但實際上配料包裡面那幾片脫水牛肉片,比小拇指甲蓋都要小。
商品以實際物品為主沒聽說過嗎?
這遊戲宣傳自然也是將最好的內容展現在玩家的面前,偶爾有一點點的內容縮水了,這應該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而且《羅馬帝國》也沒有太縮水啊!
畢竟也是一個大IP,而且也是一個有野心的IP,自然不可能跟康師傅紅燒牛肉麵那樣,宣傳裡牛肉跟大拇指一樣大,結果實物比老鼠屎還小。
平心而論的話,《羅馬帝國》的品質可以說是相當優秀了,比較好地還原了電影中的內容,還加入了很多原著中的擴充套件與後續情節,同時因為有許多人已經看過《羅馬帝國》的劇情了,其團隊還邀請了原作的編劇團隊進行後續劇情的完善。
可以說作為IP改編類的遊戲,至少在劇情這方面無可挑剔。
另外遊戲的戰鬥系統這方面,《羅馬帝國》也絕對不虛《刺客信條:奧德賽》無論是打擊感還是戰鬥系統,都可以算得上是相當出色了。
但問題在於《刺客信條:奧德賽》可不僅僅只有這幾個優點啊!
你要說戰鬥系統?
從當初《只狼:影逝二度》再到後來的《黑暗之魂》、《怪物獵人》以及《戰神》,星雲遊戲在戰鬥系統這方面的塑造也是有目共睹的。
而打擊感這種東西,屬於考驗團隊底蘊的東西,當初星雲遊戲開發《上古卷軸:天際》的時候為什麼跟他們網龍合作?
不就是單靠星雲遊戲當時的底子,沒有辦法做好戰鬥系統,沒有辦法弄好打擊感嗎?
所以才從他們這邊取經的,包括星雲遊戲後續的幾款遊戲,戰鬥系統跟打擊感,還不是憑藉他們當初在網龍這邊學習到的底子來慢慢成長的?
要是沒有他們網龍,哪來現在的星雲遊戲!
想到這裡馬磊莫名生出了一點驕傲,他們也不是蓋的啊!
不過雖然戰鬥系統跟打擊感不輸《刺客信條:奧德賽》,可在玩法上面《刺客信條:奧德賽》就要豐富多了啊!
《羅馬帝國》裡面按照他們的構想,戰爭場面將會是一個主要的點。
可《刺客信條:奧德賽》裡面也有這部分的內容啊,斯巴達與雅典勢力的選擇,削弱對方國力到一定境界,就可以開啟征服國戰。
另外還有獨特的海戰模式,玩法並不複雜,但那種感覺卻完全給玩家展現出來了。
除此外《刺客信條:奧德賽》還有類似《無主之地》刷刷刷類的玩法,各種各樣的流派以及裝備進行打造獨特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