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地》與《星球大戰》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宣傳的時候,越來越多的遊戲內容也都是展現在了玩家們的面前。
而一些玩家跟媒體卻發現了,兩款遊戲側重點的不同。
《星球大戰》方面不斷的宣傳著關於遊戲中的劇情,以及震撼的場面。
並且表示其劇情乃是好萊塢知名的科幻大片編劇進行量身定做的,絕對能夠讓玩家們大聲喊出‘這實在太coooooool了,太震撼了’。
而另一面《戰地》的宣傳內容,則更多的是給玩家們展現出遊戲中的戰爭。
這就讓很多的玩家感覺到不同了。
《星球大戰》那邊將主要的點放在了故事上面,而且畫面也在之前的宣傳內容裡面窺見一二了。
這種情況下《戰地》卻依舊將主要的點放在遊戲戰爭場景上面。
難道說《戰地》這款遊戲只有這一個有點了麼?
要知道一款遊戲的優劣,可不是看畫面這些因素就能夠決定的。
多人模式、故事劇情、氛圍塑造、人物刻畫,還有遊戲操作體驗,這些種種元素夾雜在一起才是構建一款好遊戲的條件。
星雲遊戲到目前為止,將所有的宣傳點都放在了這上面,難道說除了《戰爭》場面外,遊戲的單人劇情並不是很好麼?
所有玩家都產生了一些懷疑。
…………
星雲遊戲內部
“這一部分的內容太過於冗長了,長鏡頭的運用有好有壞,但在快節奏的遊戲中,這並不適合。”
看著遊戲中的一段劇情,楊晨朝著王燁說道。
關於《戰地》中以團隊跟個人視角展現的劇情,楊晨最後選擇了《拯救大兵瑞恩》這部夢境記憶裡面的電影。
當然在一些內容上面也做出了一些改變,比如電影本身就帶有一些政治正確的色彩。
在《戰地》中的劇情裡面,楊晨主要所改變的地方,就是模糊其中的政治色彩部分。
在原本夢境記憶中,瑞恩是家中四兄弟的老末,而他的三名兄長皆已於兩週內陸續在各地戰死,作戰總指揮部的將領在得知該訊息之後,為了不讓這位不幸的母親再承受喪子之痛,決定派一支特別小分隊,將她僅存的兒子安全地救出戰區。
這是夢境記憶中根據一件真實事情改變而來的,當然在劇情中也有不少虛構的成分。
對於這部分的劇情,楊晨並沒有按照原來的方式進行,八救一是否值得,這一個值得爭議的劇情設定,但楊晨思考了很久後,並沒有決定將這一個安排定位為主要的原因。
而是最為穩妥的一種設定,在經過了諾曼底登陸後,上級收到了前線守衛在小鎮大橋前的部隊的訊息,並決定讓玩家扮演的米勒部隊組成一個精英小隊率先前去支援他們,這是一場可能影響到接下來戰局的救援。
但在下達完命令後,上級長官又告訴米勒部隊,在還有一個名為瑞恩計程車兵,在不影響支援與戰局的情況,讓那名叫做瑞恩的大兵回家。
其次中途遭遇到的戰鬥,也需要進行更改一些,並不是不影響戰局的區域性戰役,而是有可能影響到前線勝負的關鍵。
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圓劇情,另一方面也是增加玩家個人英雄主義的成就感。
而不是如同原本電影中敘述的一樣,不涉及到任何影響戰局的情況,軍士高層只是單純為了讓一個家庭的母親不再承受喪子之痛,而讓另外的八人小隊前去拯救瑞恩。
或許那樣會讓整個劇情更具有值得深思的地方,同樣也會讓爭議更大,而且也更加的具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