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部那邊單獨開出來一個賬號,初期50萬的款項打上去,這就是王亞梁的初期資金了,後續根據遊戲的開發進度在追加。
楊晨也挺想要看看,她能夠開發出一款什麼樣的遊戲。
他自己的話,除了開始招聘相應的開發人員,更主要的經歷還是放在完善《上古卷軸:天際》的GDD上面。
並不需要弄出一個完整的,但至少需要一個大致簡潔的,能夠讓其他人看得懂的GDD。
招聘上面楊晨發了一個資訊,然後通知了一下人事部那邊,他就沒有過分的關注這個東西了。
會不會沒人來應聘,這種情況楊晨一點都不擔心。
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如今的星雲遊戲也非吳下阿蒙了。
《生化危機》讓星雲遊戲正式聲名鶴起,《生化求生》則是將星雲遊戲穩住。
如果楊晨說一句,目前的星雲遊戲算是國內準二線遊戲廠商,那絕對不會有人反駁。
相比於楊晨突然的低調,其餘的遊戲廠商現在可都是被驚動了。
這星雲遊戲怎麼這麼能折騰呢!?
“這個招牌條件,還有合同工,這星雲遊戲下一款遊戲圖謀不小啊!”
“楊晨這就是要開始做他說的那款偉大的RPG遊戲了?”
“偉大?別到時候扯著蛋就好了。”
無數關注到楊晨動態的遊戲業界中人,都是不懷好意的議論紛紛。
這就是一個攪屎棍!
無數人心裡面生出來了一個念頭,你搞那麼大的動作幹什麼?
因為之前《生化求生》的動作,不少遊戲製作人都是被玩家給拉出來用他們的遊戲跟楊晨他們星雲遊戲開發的《生化求生》進行對比。
比的不是遊戲,就是單純的福利反饋。
一些專注單機遊戲的遊戲製作人還好,但一些涉及多人模式,尤其是遊戲裡面有內購功能的遊戲開發者則是惹得一身騷。
甚至還有一些網遊也受到了不少的影響。
但偏偏他們還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能有什麼辦法?
同樣推出福利活動?
又送不出去好東西,別到時候反而被玩家罵一聲摳B。
跟星雲遊戲一樣,加大力度送玩家們想要的東西?
那不是要被上頭的領導,或者商業運營部那幫子人給把你頭都塞進顯示器裡面?
思來想去,大家發現除了好像裝會兒死,等這一陣風波過去他們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
長安工作室裡面,看著網上的新聞,林佳一不由得露出一絲笑容,朝著卓清搖了搖頭:“這下子星雲遊戲可以說徹底站穩了啊。”
對於一個遊戲公司而言,一款可持續運營的多人線上遊戲有多麼重要是毋容置疑的。
當初長安工作室有一兩款拿的出手的產品,最後還是接受了網龍的投資,為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