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貴妃當道> 54.花影浮動,歲月靜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54.花影浮動,歲月靜好 (1 / 3)

至午膳後,趙禎吩咐周懷政遣醫女去瞧莫蘭,又送去御用的藥膏,至第二日見莫蘭完好如初的上值,才放下心。

七夕節至,熙熙攘攘的汴京城變成了七夕集市,朱雀門外兩旁街坊瓦肆更是掛滿了琳琅精巧的七夕節物,有糖果雕刻的奇巧果食花樣,有用蠟塑雕琢的牛郎織女人樣,還有從西域傳來的摩羅等乞巧物件,紅燈高照,熱鬧喧天。

每年此日,民間百姓家戶戶都要結綵樓,到葡萄架下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還要祭拜織女祈求尋得如意佳郎。

太后願與民同樂,特命京城三品以上官員可攜家眷于禁宮紫宸殿乞巧賞月。紫宸殿極大,將男女隔開,分前殿後殿單獨設宴。殿中每隔九尺便駐有十二盞手臂粗的蠟燭立於旁側,底下另用紗罩籠有長信燈,照得周圍通火輝明。

有宮人領著世家女們從東華門進,過了宣德樓,才從側門入紫宸殿後殿,一行百餘人竟無半點聲響,皆靜靜隨在宮人後,只聽得鞋聲簌簌。直至內殿入座,才稍稍可聽聞低聲行禮之聲。

戌時中分,官家於前殿與宗親朝臣們賞舞喝酒,皇后則領著眾妃嬪、公主於後殿入座。至亥時,官家從前殿離座,命未有嫁娶的男子一同往後殿設桌飲酒,與女子相見。

後殿於露天庭中設四十餘小桌,連擺至幾百米去。每桌坐四人,桌上置有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於中央用素白細頸瓷瓶插有清香宜人的並蒂蓮幾枝,若是未有姻親在身的娘子,便可從瓶中取花一朵別於鬢角,使人一看便知。

此時此景,正是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內侍們見官家領著年輕公子們往後殿來了,忙搬出十餘架四扇松竹梅蘭紋屏風將後宮妃嬪們圍成一圈,使宮外男子不得窺見。

太后、皇后則分坐於御座左右,受眾人朝拜。

太后今日甚喜,笑道:“吾幼小時與先皇在宮外相見,那日正是乞巧節,他站在臺上與人跳“娘子假面”舞,穿著一身硃紅的儒衫,爽朗動人的姿態,吾一眼就瞧中了他。”

趙禎聽了,想起那日與莫蘭在鞏義行宮外也跳過“娘子假面”舞,眼神便往莫蘭身影尋去,見她穿著青綠色雲錦長裙正站在花叢處與人說著什麼,夏風吹起她的長裙翩翩若仙。正尋思著找個藉口把她喚過來,忽聽院中有女子揚聲問:“太后與先皇可互摘了面具?”

沉靜嫻熟的世家女中,竟有如此膽大的姑娘,敢問起太后話來。不過,如此盛宴佳景,稍微失些分寸也無大礙。

太后笑道:“那是自然。”卻也不肯再說。

趙禎放眼望去,膽大的女子正是豐樂樓分茶、蹴鞠會跳舞的綠衣女子,此時依舊一身綠衣,耳側鬢有蓮花,也不與旁側女子交談,獨斟自酌,頗為孤傲。

皇后笑道:“聽說民間百姓家常有乞巧比賽,既舉辦了七夕宴會,不如我們也湊一湊熱鬧,也乞巧一回。”說著,有十餘位宮女穿著一色的杏黃金縷月華宮裝,手持朱漆雕花的盒子盈盈從花草深處轉出來,將盒子放於席桌上。

呂七七開啟盒子一看,裡面放有幾小捆絲線與十餘根銀針。又聽皇后的笑語被風吹來,輕飄飄似落雪無痕:“若是誰往絲線上穿的銀針最多,我便賜予她親做的胭脂。你們可別瞧不起這小小胭脂。”

底下的人都忙道:“妾不敢。”

皇后接著道:“這胭脂是我與旼華公主親自挑了上等的玫瑰擰出汁來,淘洗淨了,配了晨間花露蒸成的。只需用細簪子挑一點兒,抹在唇上,就紅潤飽滿。若是放在手心,用水合著拍於頰上,便面含桃花。”

趙禎也笑:“誰若是贏了,無論看上這裡哪家的世家子,也無需顧忌身份地位、嫡庶區別,朕都可賜婚與她,並賞嫁妝千兩。”

胭脂雖不是稀罕物,若得皇后欽賜也是家門榮光。如今又聽官家說要賜婚,世家女們更是蠢蠢欲動,躍躍欲試。有內侍拖著長音道:“乞巧比賽開始!”

爭奇鬥豔的女子們,頭鬢蓮花,於燈下穿針引線。待半盞茶時間,有宮女上前將線上所穿銀針一一數出,正是綠衣娘子呂七七得了頭彩。

皇后雖不喜七七,此時也不能露出顏色,見官家神情淺淡,才稍稍放心言不由衷道:“呂家娘子果真心思敏捷,手藝巧妙。”

太后往前側了側身,輕聲問皇后:“這可是呂夷簡家的嫡女?”

皇后躬身頷了頷首,道:“正是呂相家二娘子。”

太后疑惑道:“我記得呂家嫡女小字叫尚墜,已經賜予清河郡王做王妃了,怎的又有二娘子為嫡女?”

皇后細心解釋道:“年前呂相夫人病逝,呂相便扶正了家中妾氏,那妾氏生的女兒自然也成了嫡女。”

太后這才頷首,嘆道:“原來如此。”

皇后遂命人將胭脂賜予呂七七,七七不敢妄言,忙跪地謝恩。太后見她膽大知禮,頗有她年輕時的風範,心中一動,笑道:“呂二娘子還未許人家吧?”

七七恭謹道:“是。”

太后往公子桌前掃了一眼,盯住劉從廣,慈愛道:“從廣,你覺得呂二娘子如何?”從廣心中悚然一驚,這便是要賜婚的意思了。正要跪下說幾句挽回的話,卻聽呂七七跪於殿中道:“臣妾大膽,有負太后慈愛。”

太后臉上微變,洪聲威嚴道:“此話怎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