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你這話的意思是......”富小九瞬間緊張了起來。
萬臨緩緩說道:“昭王一走,捷王怎麼可能安安穩穩的盼著他平安歸來?”
富小九細思極恐,不敢相信的問道:“捷王必定不會這麼好心。那他還能怎麼做?難道還能派人去刺殺昭王嗎?”
萬臨帶著愁色說道:“為了爭權奪利,捷王怕是會做出讓咱們都意想不到的舉動吧?”
“對了,鎮北王對昭王的態度如何?你們都說了什麼?”富小九現在很關心萬臨的處境,心裡便湧出來許多問題。
萬臨嚴肅的神色立刻變得輕鬆了一些,笑著說道:“鎮北王和昭王即將並肩作戰,他們現在的關係自然是好的。說實話,我現在對昭王的印象也比之前好了不少。”
富小九聽罷,想了想說道:“雖說昭王請求出徵肯定也是為了爭儲,但他的勇氣也令人敬佩。希望他能真正的衝鋒陷陣,瞭解到將士們浴血奮戰的艱辛。倘若他真的成為儲君,成為大宸的主人,便能優待保衛大宸的將士們了。”
富小九說到這稍微停頓了一下,探尋的望著萬臨的眼睛問道:“相公,那你現在可是要成為昭王黨了嗎?”
萬臨坦白答道:“不,我目前哪邊都不站,只是跟你說說我內心的真實想法而已。”
富小九依偎到了萬臨懷中,聲音輕柔,語氣卻堅定,“那咱就盼著昭王平安歸來吧。不管京城會有什麼樣的風雲湧動,咱們對皇上忠心不二就沒錯。”
鎮北王和皇子一起出徵,必定是最受大宸上下重視的事。
皇上率領群臣為他們踐行,一直把他們送到了城門之外,百姓們都跪在街道兩側送別他們。
可惜翰林院的官員們事務繁忙便沒來送別,萬臨得知他們出發的時候,只能向窗外看去一眼。
捷王代表所有皇子為昭王敬了酒,兩人還上演了一番兄弟情深。
送走了鎮北王和昭王,皇上駐足在城門外凝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許久才離去。
大軍走後,每個人的耳邊還都回蕩著將士們氣勢恢宏的“大宸必勝”的口號聲,讓人熱血沸騰,充滿了鬥志。
眾人跟隨皇上回宮後,皇上便下了一道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旨意。
皇上當著眾位大臣的面,把捷王叫到了身邊,語重心長的說道:“老三,你七弟這次隨軍出征,雖然有鎮北王坐鎮軍中,但他也不是去閒逛的,終究要衝鋒陷陣,用血肉之軀與敵軍搏殺。你作為兄長,主動捐贈銀錢和糧草這件事值得嘉獎,但除此之外,你還應該去做一件事才更能體現你對兄弟的血親之情。
捷王立時恭敬問道:“兒臣愚鈍,還請父皇明示!”
皇上看了貼身太監一眼,太監上前一步,大聲說道:“陛下口諭,命捷王從今日起入住清淨閣抄經為昭王祈福,直到昭王平安歸來。”
聽到這個口諭,是捷王的腦袋瞬間一片空白。
捷王跪倒在地,語氣極為真誠:“兒臣領旨!兒臣定當誠心抄經為七弟祈福,為鎮北王和大軍祈福,祈求神佛保佑他們儘早平安凱旋!”
皇上看著捷王目露欣慰,慈愛的笑了笑,“平身吧,朕跟你一起去清淨閣,朕也要抄寫一天經書為他們祈福!”
皇上這話一出口,捷王就算再想找什麼藉口把抄經的事推遲片刻都不行了,只能乖乖跟在皇上身後一起往清淨閣去了。
伍學海都懵了,向元閣老身邊探了探身子,皺眉問道:“陛下他......”
元閣老輕輕搖頭道:“稍安勿躁。”
竇先繼這時向他們投來了一道幸災樂禍的眼神,伍學海看到了,狠狠瞪了他一眼。
竇先繼得意的冷笑了下,心滿意足的和竇先續一起走出了大殿。
即便翰林院的官員沒有去見到這些場面,但訊息知道得卻不慢。
所有人都明白皇上的意思,讓捷王抄經就是變相軟禁他。
皇上當然比別人更加了解自己的兒子,所以才會在這個時候將他軟禁在宮中。
萬臨得知後鬆了口氣,但他很快想到,就算捷王被軟禁在宮中,可是捷王黨卻不少,他們在外面依然能做很多事。
萬臨今天的公務還很繁忙,放衙的時候天都黑透了,翰林院給加班的官員準備了點心,萬臨吃了一塊覺得甜膩,便沒再吃了,一出了門肚子就餓得直叫。
剛走出翰林院,一箇中年僕從打扮的人就向他迎了過來。
“見過萬大人,小的是元閣老家的,閣老有請。”
“元閣老?”萬臨心頭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