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戰場,被驅趕而來的老弱婦孺連炮灰都算不上,不過就是讓休屠王解恨,讓城頭的匈奴人仇恨,為這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城戰增添一點死亡的陰影罷了。
休屠王臉色陰沉,手中馬鞭在空中向前一指:“攻城。”
一名萬夫長策馬向前:“黑啵兒,那牙,你們,衝!”
兩支千人隊緩緩出列,兵分兩翼,一左一右的繞了一個大圈子,向胭脂城方向而去。
與漢帝國打了幾百年的仗,匈奴人不僅在草原上的野戰能力極為彪悍,在攻城戰方面,自然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其戰力並不輸漢朝邊軍。
甚至,為了保證自己騎兵靈活機動的優勢,還創造發明出不少特殊的攻城手段。
就譬如此刻分為兩路包抄過來的兩支千人隊,並非攻城主力,而是火力掩護,試圖從兩側進攻,用弓箭射擊城頭守軍,從而為正面攻城部隊創造機會。
守城一方,楊川自然對此十分熟悉。
他身穿一層鐵甲,兩層皮甲,裡面套了兩三層用絲綢、頭髮、羊絨等‘特殊物質’編織而成的軟甲,站在城頭,就顯得很是筆挺,果然極有大將風範。
不要說匈奴人的狼牙箭,就是漢軍弓弩射出的弩箭,都不能傷他一絲一毫。
怕個錘子!
他隨口傳令:“盾兵防守,長槍兵準備。”
親兵手中旗幟揮舞幾下,‘轟隆隆’一陣響,城頭那些盾兵將一面麵包了牛皮、羊毛氈的大盾立起來,形成一道嚴絲合縫的盾牆。
嗡!
匈奴人的第一波箭雨瞬息而至,射在巨盾上,連幾聲像樣兒的聲音都不曾發出,便噼裡啪啦的掉落在盾兵腳下。
這一波箭雨,不過是試探性進攻,面對楊川特製出來的羊毛氈巨盾,根本就不夠看。
用一句話總結:破不了防。
城下的兩支千人隊快速移動,一左一右,向城門方向迅速穿插而過,手中弓箭連珠不斷,刷刷刷就是幾波箭雨潑灑上來。
還是沒有造成任何傷亡。
休屠王的千人隊也不氣餒,繼續快速移動,從表面看來,的確形成了優勢明顯的火力壓制。
開局不能出現太大的傷亡,這是楊川的意思。
胭脂城裡,只有區區三千多人,其中,從鹿鼎城趕來的一千半大小子,自然每一個都是寶貝蛋,哪怕出現再少的傷亡,都會讓楊川心疼的打哆嗦。
同樣的,兩千多匈奴勇士,在第一時間也不能出現傷亡,否則,對士氣的影響就太大了……
蹄聲隆隆,箭矢如雨。
轉眼間,休屠王的兩支千人隊交錯而過,兜了一個大圈子,再一次向城門方向壓制過來。
這時,休屠王大軍中,緩緩出現一隊人馬。
人數約莫有三千人左右。
與其他騎兵不一樣,這三千匈奴人身穿皮甲,頭戴硬皮帽子,裡面應該還有一層保護腦袋的軟襯;他們身上沒有黃楊木大弓,也沒有箭囊,只是在馬背上盤著一卷羊毛繩子,每個人的腰間,掛著一把彎刀。
此外,這些人的羊皮靴子裡,似乎也藏了一把尖刀。
‘這便是休屠王的攻城部隊?’
不得不說,這三千人馬的出現,讓楊川略微有些驚異,對眼前的休屠王也增了一絲忌憚:‘學習漢軍的攻城之術,這都能搞出特種兵了……’
那三千攻城兵一開始就策馬狂奔,十幾個呼吸間,便衝到了胭脂城下,在兩支千人隊的配合下,翻身下馬,直接攻城。
他們的攻城手法簡單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