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番與霍去病、曹襄西征,從一開始,楊川就做好了各種盤算,無論是修橋補路,還是讓麋鹿侯李廣當肉盾吸引火力,還是想盡一切辦法,建立‘打柴溝根據地’、‘胭脂山根據地’,其總體思路和手法,都是嚴格按照‘紅燒獅子頭’的烹飪手法進行的。
譬如,匈奴人的兩位萬戶王,渾邪王和休屠王,便是這一道硬菜的肉餡。
渾邪王佔據的地盤大,不僅有河西走廊西段的一千多里,還將觸角伸到了西域,看似強大,卻是一塊瘦肉。
無他。
窮逼一個啊。
至於休屠王,看似地盤小,帳下人口也少,可是,他所佔據的威武、張掖兩地,依靠祁連山雪水的滋養,大片的土地既可以當成水草豐美的草場,亦可學習漢人的耕作,種植大量的青稞、大豆、小麥、油菜和苜蓿,簡直富得流油。
妥妥的就是一塊大肥肉。
瘦肉好剁,反正你力氣足,菜刀利,手速快,一頓亂剁就行了。
這種打打殺殺的力氣活,自然是單身十九年的霍去病最為合適,那個手速,縱橫千里,大開大合,直接將渾邪王給打懵了。
至於肥的流油的休屠王,肥而膩,弄不好就成了滾刀肉,需要穩紮穩打,循序漸進,自然就很適合楊川這個大漢廚子。
他一出隴西郡,立刻下令夯築一條大漢馳道,並讓李廣作為肉盾,在烏鞘嶺一帶吸引火力拉仇恨,是他剁下去的第一刀。
經略打柴溝,伐木,挖礦,種田,爆兵,這是他剁出去的第二刀。
沿途毒殺幾十個部落,並散播出謠言,將黑鍋甩給正在與霍去病、曹襄鏖戰的渾邪王,是第三刀。
裝神弄鬼經略胭脂山,繼續挑撥休屠王與渾邪王之間的關係,是第四刀。
將休屠王的主力吸引過來,讓那老傢伙全力攻打胭脂城,迅速消耗他的騎兵主力,是第五刀。
此消彼長,等到休屠王人困馬乏,喪失一大半戰鬥力,讓霍去病殺一個回馬槍,爭取在胭脂城下,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圍獵行動。
此,為第六刀。
然後,楊川準備的第七刀便能出鞘了——
以隴西郡、打柴溝、胭脂城、石頭城、土圍子城等幾個‘根據地’為支撐點,將渾邪王、休屠王兩部人馬丟入熱油之中,反覆煎炸。
這便是他經略河西走廊的第一階段。
用揚州正宗的紅燒獅子頭的烹飪手法表示,大約便是第一步的‘炙’吧。
至於接下來的‘紅燒’,是一個細緻活兒,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財富,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需要傾注大量的心血去經營,去打理。
當然,必要的時候,可能還會打仗。
至少需要將匈奴人打死打殘,將羌人、氐人和西域諸國打趴下,為今後的‘經濟建設’創造一個安定祥和的發展環境。
眼下來說,還是得想辦法打好胭脂城保衛戰……
……
就在楊川佇立胭脂城頭,仔細思量、算計和推演時,大戰終於正式開始。
休屠王劫掠而來的幾千匈奴人死光了。
綠個瑩瑩的草原上,老弱婦孺的屍身顯得有些凌亂,大多數集中在距離胭脂城四五十步的位置,形成一道觸目驚心的人牆。
有些人還沒有死透,發出痛苦的哀號。
卻沒有人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