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幾道沒有模擬肉,只使用了蘑菇的本味。
哎呦鮮的喲,舌頭都要吞掉。
而最後的包子,大家更是誇的不行,蘑菇胡蘿蔔加上油渣,這餡簡直絕了。
特別是油渣,點睛之筆。
結果等大家都吃完了,駱一航才透露謎底。
油渣也是蘑菇做的。
隨後又拿出一盤蘑菇脆片小零食。
蜂蜜黃油、番茄、酸乳酪洋蔥、孜然燒烤、香辣、青檸、黃瓜。
模擬的各種經典薯片口味擺了一大盤。
也有不是模擬的,香菜口味。
這是小趙的強烈要求,作妖呢。
嘗過之後吧,yue~~
不吃香菜的遠遠躲開,愛吃香菜的停不下來。
“食品加工?”
王書記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意義。
給駱一航使了個眼色,“小駱總啊,這個新品種蘑菇,已經能夠人工種植了?”
駱一航伸出一個巴掌,“五天前剛剛成功。”
王書記笑容燦爛,“小駱總你們弄的?可以推廣?”
駱一航笑笑,指著邊上兩位教授說道:“王教授發現,毛教授的團隊做的公關,主要是他們的功勞,我們只是收一下尾。”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毛琦教授連連擺手,“不不不,我們做了好幾年,一直無法完成人工培育,還是貴司實力強大,完成最後一步。”
他說的是實力強大。
因為他們今天早晨過來,已經參觀過臺子上的溫室和實驗室了。
毛教授眼都綠了。
他在農科院菌菇研究所,什麼條件沒見過啊。
但這邊,是真沒見過。
尼瑪太奢侈了。
馬志濤完成人工培育的技術一點都不復雜。
就是最貴,最無腦,也是最快的窮舉法。
溫度、溼度、光照,三個條件,不同排列組合一把子全實驗就是了。
問題是人家這裡有智慧農業的高通量栽培加速技術,還有全方位表型監測系統。
一個加速度,一個盯著看,發現不對自動報警,自動調節溫溼度並記錄資料。
邊上還有那麼高階的實驗室,實驗裝置比他們所裡還全,而且更先進,問題菌株直接分析研究原因。
還有大資料庫直接索引資料提供調整參考。
最最重要的是,不用排隊,不用打申請,不用寫報告。
想用就用。
科研工作者的夢想啊,他們所裡做一組實驗的功夫,這邊已經做完十組。
難怪幾個月功夫,就把困住他們三年多的問題給解決了。
羨慕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