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起另外半片,仔細觀瞧,好像紋路不太一樣。
“這真是蘑菇?”桄桄爺又問了一遍,他還是不太相信。
駱一航肯定的回答:“這就是蘑菇,學名中國美味蘑菇。”
並向大家介紹王教授,“這種蘑菇,是2015年的時候,這位王卓仁教授首次發現,並命名的。”
聽到2015,駱琪突然舉手,“跟我一樣大?今年八歲?”
林佳把她拉過來,“人小鬼大,你生日還沒過呢,今年七歲。”
駱一航笑道:“要是按照發現時間算生日的話,比琪琪還小倆月。”
“那它是弟弟麼?”
童言童語,把大家又逗笑了。
王教授一本正經的講解道:“應該是弟弟妹妹都有,真菌在有性繁殖中可以涉及兩個不同的配子體結合,會表現出類似於性別的特徵。就像爸爸媽媽,生小寶寶。”
大教授講課講管了的。
不過這知識對一個七歲的娃娃來說,難度有些大,小駱琪歪著腦袋似懂非懂。
沒關係,有個概念就行了。
王教授也沒有多談,而是好奇問道:“這個蘑菇為什麼會跟肉這麼像?”
別人問這個問題還正常,他問這個問題,桄桄爺感覺很奇怪,“您發現的,您不知道?”
王教授笑道:“我發現的不假,可我不會做飯啊,我就拿它炒過肉片。那味道,美味。所以就拿美味定的名。”
所以,這個名字並沒有什麼故事,就是因為美味。
很直白,也很妥帖。
回到為什麼像肉的話題,駱一航伸手指向三位大廚,“為什麼像肉啊,就得感謝王、徐、林三位大廚的發現了,他們發現這種蘑菇含水少,脂肪少,需要跟肉類一起做菜才好吃,然後發現它的口感很像肉,因為缺少木質素嘛,軟滑肥厚,再透過一系列烹飪手法,使用豬油和肥膘粒,將肉味融進蘑菇,並使其更加軟爛。進而模擬出肥肉的滋味與口感。”
隨後,問桄桄爺和幾位爺爺,“覺著咋樣,像吧。”
一片大拇指豎起來,“像,真像,根本分不出來。”、“還有蘑菇鮮味,比肥肉片子還香。”
這幾位現身說法,比什麼都管用。
“不過癮吧,一人來一碗?”駱一航又攛掇著。
爺爺們馬上上鉤,“那可美啊。”
村長奶奶緊張了下,“能行麼?不說也是豬油做的麼?年紀大了可不敢多吃……”
駱一航擺擺手,“沒事,我這邊做過檢測,即便加工之後,您擔心的影響心腦血管的,消化不了的成分,只有肥肉的七分之一,跟裡脊差不多。它是味道騙過舌頭,實際上健康的很,營養價值極高,只要有肚子,敞開隨便吃……”
此話一出,王書記耳朵激靈就豎起來了。
連忙問道:“這蘑菇可以做健康肉?素食肉類?”
健康飲食可是超級大市場啊,現在人都關心身體,什麼東西只要沾上健康的邊,賣的都火著呢。
駱一航點點頭,又搖搖頭,“模擬肉類只是它的一個特性,其他的還多著呢,您就等著看吧。”
說完,邀請大家入席。
上菜。
蘑菇老鴨湯,蘑菇燉雞、蘑菇釀肉、炒蘑菇、炸蘑菇、烤蘑菇、主食蘑菇餡包子,裡面加“油渣”。
今天家宴,就是蘑菇宴。
一餐下來滿口留香,一肚子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