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問,完全沒有不好意思的感覺。
張靚有點頭疼,心說,這都是自己教得好啊,現在,這傢伙拿這一招來壓榨自己的潛力來了。
不過,關於此事,張靚早有算計,所以,此時倒也能夠給出答桉:“那范增明顯想破掉我們的三叉戟佈局,那麼,這種情況下,豈能讓他如願?我的想法是,傳訊彭越,讓他那邊加大擾楚力度,勢必要打得大楚傷筋動骨,讓人不能小覷……”
張靚的應對之法,共有三策。
其一,讓彭越加大搞事力度,爭取在大梁地界鬧他個天翻地覆,把項羽給打疼了,讓他知道,彭越不是小賊寇,不能放任不管。
這也就是三叉戟之陣的一個變化,那就是,當項羽攻打其中一個尖叉之時,另外兩個尖叉乘機勐攻,讓項羽首尾難顧,相當難受。
其二,張靚讓劉邦派人去告知英布,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英布可以敗,但只要不死,那麼,劉邦就會大力支援他在淮南地區整事。
意思就是說,不怕這次英布戰敗。
就算戰敗了,只要人還在,那麼,等你項羽前腳剛走,我後腳又跑去淮南招兵買馬,重新豎起旗幟。
也就是,你項羽就算再厲害,也只能打傷我這根尖叉,但是卻破不了我的三叉戟之佈局。
其三,張靚讓劉邦在滎陽一代開始佈防,做好苦戰的準備。
從眼前的戰局去看,韓信一旦領兵入齊趙,那麼,劉邦就必然會迎來項羽的勐攻。
而能否扛得住項羽的勐攻,則是整個戰略佈局的關鍵。
張靚深入淺出的分析之後,劉邦基本上搞清楚了狀況,當即,就給彭越那邊去信,讓他搞事,搞大事,同時,讓韓信領兵殺入齊趙之地。
不久,英布果然戰敗,不過,他倒是聽了劉邦的建議,戰敗之後, 潛逃而出,並沒有被項羽斬殺在九江。
漢三年,劉邦在滎陽修築甬道用以過河取敖地的糧食,項羽軍多次侵奪甬道,劉邦軍無法取得糧草補充,滎陽之防禦也是漏洞百出。
於是劉邦聽了麗食其和蕭何的建議,打算與項羽議和,劃分滎陽以西為漢國地盤,項羽也打算同意。
但此時,范增站了出來,提出建議,兵分兩路,圍攻滎陽,不能給劉邦喘息之機。
虞姬也同意范增的觀點,認為正是應該窮追勐打之時,不能讓劉邦東山再起。
項羽最終採納了兩人的意見,跟范增各領一路大軍,將劉邦圍困在了滎陽一帶,兩軍開始對壘。
你有范增謀,我有張良計。
也就是此時,彭越按照劉邦的交待,開始發威。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彭越連續攻下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邑,兵力也是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已經有了尾大不掉之勢,威脅到了楚地的安全。
正在跟劉邦對峙的項羽聽到這個訊息,不得已,只能派曹咎駐守成皋,親自向東攻向彭越。
彭越見到西楚霸王殺了過來,也不正面交戰,放棄所佔城邑,北上谷城,避開了項羽的兵峰。
而這邊,項羽走的時候,一再交代曹咎要只守不攻,一切等他回來再說。
但是曹咎竟然經受不住劉邦的挑逗,沒能按捺住,竟然被劉邦引出城中,一場大戰之後,曹咎敗退,成皋又被劉邦給奪了回去。
彭越跑了!
成皋失守了,項羽心中那叫一個惱火,不得已,又風風火火率領大軍,向滎陽地區撲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