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遭受到了項羽的勐攻。
情報很快傳至漢軍。
劉邦趕緊召集大家議事,商議對策。
英布乃是張靚下邑奇謀中的重要一環,西楚霸王項羽很明顯要徹底斬斷這一環,斷掉三叉戟的一根尖叉。
劉邦感嘆說:“范增那老傢伙挺厲害的,識破了我們的謀劃,竟然先攻英布,九江王要是被滅,接下來,可能就到我們了,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曹參首先說道:“擺在我們面前的選擇其實不多,要不就是去救援英布,要不就是乘機發展自身,我倒是覺得,救援英布並不現實,所以,為今之計,我們應該抓緊時機壯大自身,爭取在項羽攻過來之前,具有一戰之力。”
韓信滅了魏豹,實力又有了提升。
此時,韓信輕聲說道:“就目前的地盤來說,漢軍的規模已經發展到了極致,短時間內很難有較大規模壯大,不過,西楚軍隊如若此時來攻,我倒也能夠跟那霸王鬥個一二。”
韓信並不畏懼項羽,相反,他現在很想跟項羽對碰一下,領教一下項羽的厲害。
只是,項羽的戰略目標很明顯,先滅英布,沒有了後顧之憂後,再來針對劉邦。
如若韓信那時還在劉邦身邊,則連韓信一起收拾了。
范增說這天下將領能夠跟韓信相提並論的,只有西楚霸王項羽,但是,項羽壓根就沒把韓信放在眼中。
不過是,英布沒有解決掉的話,始終是個禍患,所以,項羽聽了范增的意見,先攻英布。
韓信和劉邦,下次一起滅了。
灌嬰沒有發言,讓他打仗是沒問題,但是這種層面的謀略,他就有點不夠看了。
只能旁聽。
麗食其此時提議:“或許,我們應該經略一下齊、趙之地。”
麗食其的意見,得到了張靚的認可:“嗯,食其先生說得不錯,此時此刻,我們應該開闢一下戰場,利用這稍縱即逝的戰機,讓大將軍領軍進入齊、趙之地,以戰養戰,擴充我軍,同時練兵。”
韓信若有所思,微微點頭。
以韓信目前展現出的領軍之能,只要給他時間,打下齊、趙之地,也不是什麼問題。
不過,韓信沉吟了一下,還是說道:“我手中的兵力,打魏地不成問題,但是,卻很難攻下齊、趙……”
該決斷之時,劉邦那是毫不含湖,韓信如此一說,劉邦馬上大手一揮:“既然如此,那給大將軍增兵三萬,不知可夠?”
劉邦手下目前所擁有的精兵,除去韓信所部之外,也就不到七萬人,增兵三萬,已經足足一半軍馬。
韓信還有何話可說?
當即,韓信點頭說道:“夠了,漢王你放心,我若入齊趙,不用一年半載,必然能取得巨大戰果。”
劉邦點頭說好:“那我就等大將軍的好訊息了!”
此時,張靚看著劉邦,緩緩說道:“大將軍領兵入齊趙,的確能開闢一個新的戰場,但同時,我們這邊,就會處於極為不利的狀態之下,到時候,漢王要做苦戰的準備,項羽滅了九江王,必然會全力勐攻我們這邊,我們兵力過少,絕對很難支撐。”
這下,劉邦有點後悔剛剛給韓信調撥三萬精兵了。
早知如此,應該先聽聽子房的意見再做決斷的。
不過,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劉邦也不能馬上改口,只能硬著頭皮說道:“那麼,子房兄可有什麼妙法減輕我這邊的壓力呢?”
《諸世大羅》
劉邦這傢伙,將“為之奈何呼”用得爐火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