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三國之和天下> 第12章 目睹苛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章 目睹苛政 (2 / 2)

何鄉長頓了頓開口說道:“向鄉中徵錢既是由縣裡批准的,這規矩我也不能壞,但是‘支一收二’就不必了。這幾年接連疫病,前兩年的年景也不好,老百姓都不容易。”

佐史急了,說道:“何君!這是舊例,怎麼能變?”

他本是跪坐在地上的,這會兒急得腰往前挺著,屁股都離開了腳後跟,變成了跽坐。

劉和注意到他身上的衣裳,雖不逾制,是小吏的服飾,但做工精細,腰帶上還懸了個玉佩,只觀外表就可知價值不菲,心道:“這小吏的一身衣裳裝飾也不知有多少是從這‘支一收二’裡來的。”

可何鄉長臉上露出笑容,說道,“舊例也不是不能變的。百姓們這幾年辛苦,需要休養生息。”

見這佐史還要勸,知他心思,想了一想,為免他糾纏不休,何鄉長乾脆地說道,“多出來的那四雞千伍錢,我替他們出了就是。”

“啊?”

佐史不敢置信,張大嘴,眼睛瞪著何鄉長。坐在旁邊的劉和三人也是驚奇。佐史確定似的追問道:“何君你替他們出?”

“正是,我替他們出。”

佐史的屁股落回到腳後跟上,說道:“何君仁厚,體恤小民,這固然是好事。可是何君,這次你替他們出了錢,下次呢?下次你還替他們出麼?”

聽到此言,黃忠哼了一聲。

劉和心想:這佐史看似是為鄉長著想,在提醒鄉長“替鄉民出錢是無底洞,過了這一次,還有下一次”,實際上是暗含了兩層意思在內,一則,“嚇唬”他,好讓他改變主意。二來,若他不肯改變主意,那麼,從此以後,“這千伍錢、八隻雞可就要都轉嫁到你的身上了”。

總而言之,這三千錢、八隻雞是一定要收的。

劉和又暗中算了算,想道:“鄉中各色小吏現有十餘人,每兩個月千伍錢、四隻雞,平均分到每個人的身上,也不過一月四五十錢。瞧這小吏的貪婪模樣,……,嘿嘿,怕是私下裡沒少痛罵郡督郵王君。”

王君將一月一交的慣例改成了兩月一交,雖減輕了鄉民的負擔,卻也減少了鄉吏的外快。

這小吏雖然無禮相逼,但那何鄉長當下笑道:“由我出就由我出,兩千錢算得甚麼?”

“那小人就回去寫公文,請君畫諾了。”

“好。”

佐史臨走,又道:“和君,按慣例,這千伍錢、四隻雞裡邊,有三百錢、兩隻雞是你的。扣下這部分,你再出一千二百錢、兩隻雞就可以了。”

“行,行。”

等這佐史穿鞋出堂,出了院子,何鄉長笑對劉和說道:“劉君,讓你看笑話了!這鄉間小吏沒出過門,整日守著一畝三分地,太也沒有見識眼界。”他伸出手,將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露了一點點細縫,“眼界就有這麼大!兩千塊錢也看在眼裡,斤斤計較,令人生笑,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硬是扯淡半晌。”

劉和說道:“何君,你也太好說話了!這小吏明顯是在逼你出錢,你怎麼也就應了?”

“這鄉間的百姓一條條也是生命。我是盡人事聽天命,只求陛下勵精圖治啊!”何鄉長嘆息道。

他頓了頓道:“為官當隨波逐流,前車後轍,遵從舊例。因為如果將舊例一改,後邊接任的官兒就難辦了。不過,我近日讀鄉中冊牘才知,此前我所在的東山亭的百姓儘管辛苦,但放在全鄉來看,竟已是好的了,其它諸亭、諸裡的百姓更是多有生計更加艱難的,如果到了深冬,天寒地凍,不知有多少人連衣食都不自給,這多出的錢怎忍心去收?我是父母官,這舊例改了也就改了!”

“徵收一千錢、兩隻雞是縣裡批准的,我縱不願,也沒辦法,但是‘支一收二’就過分了。劉君請你算算三千錢、八隻雞,平攤到每個人的身上是小,可是......”

劉和、徐榮、黃忠三人算了算——大亭的鄉民每人得出兩三個錢,小亭的鄉民每人得出四五個、五六個錢。一家五口,每戶就要出十幾個或二三十個錢。這看起來不多,但對那些赤貧的鄉民、對那些已被各種徭役賦稅壓得喘不過去來的窮苦百姓來說,卻是一個大數目。

“劉君你是不知道啊!我這幾天翻看鄉所文牘,家財不足千錢,屋臨四壁,食不能飽、衣不能暖,連床被褥都沒有,不得不睡在草堆裡取暖的民戶比比皆是。”何鄉長指了指桌子上的竹簡。

劉和走過去拿起來看了看,內心驚訝:“這簡直觸目驚心。對當時百姓的困苦他雖有過耳聞,也間或見過一兩例,但來自後世的他又何曾親眼見過這等大範圍、無遺漏、遍及鄉中各地的慘狀?哀鴻遍野啊。”

——這是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如此近距離地在基層接觸到這些事,遠比此前的“聽聞”要來得震撼。既憐生民,又恨貪苛,深知這黃巾之亂雖動盪了海內,傷了天下的元氣,但一邊是民不聊生,一邊是橫徵暴斂,這百姓又怎能不揭竿?這天下又怎能不亡?

“敢問何君大名?”劉和深深一揖

“何旭,字日升。”

“君高義啊!”劉和握住何旭的的手道。

“讓諸君見笑了!劉君你出錢買的物資應該到了。”何旭指了指院子裡。

“多謝了!即是如此,我等要立刻趕路。何君保重!後會有期!”劉和拜別。

“保重!”何旭回禮。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