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三國之和天下> 第5章 毛遂自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章 毛遂自薦 (2 / 2)

“聽這架勢,肯定是老爺回來了。”

劉和、瀟兒立馬出門迎接。

劉虞牽著馬到家門口:“瀟兒牽馬。”

瀟兒自是牽馬而去。

“父親。”劉和作揖。

“哈哈!吾兒今日你結業了,為父先恭賀你。”劉虞笑得和吃了蜜一般燦爛。

“謝父親誇獎。”

“為父也有一喜事,咱們進屋說。”

進入書房,父子二人對坐,瀟兒奉上茶點後退出。

“兒啊!你可知為父喜之何事?”劉虞喝了一口茶。

“納妾?可母親還在東海。”劉和佯裝不知。

“是朝廷拜我為幽州刺史。”劉虞說著就掏出一卷布帛遞於劉和。

只見那布帛寫道:“大漢天子詔曰:聞五經博士虞,東海恭王之後,初為郡吏,賢良方正,治民德化,造福一方;後遷入東觀校書,亦是勞心勤勉。朕心甚慰!然今幽州疲敝,且遭劫掠,燕代諸郡百姓處水深火熱之中,但幽州刺史空缺一年,遂今拜爾為幽州刺史,持節,提督十一郡國事。望卿再立功勳,不負朕心!欽賜!光和四年柒月。”

劉和看完之後:“父親!朝廷可真是看重您啊!持節!平時可殺無官爵之人,戰時可斬殺二千石以下官員。您到幽州可就‘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了。”

持節,凡持有節的使臣,就代表皇帝親臨,類似“尚方寶劍”。

“然權越大,則責任就越大。幽州之事,吾兒可有看法?”劉虞嘆氣道。

“兒雖在太學兩耳不聞窗外事,然諸君師長皆言時事策論,故亦知一二邊事。”劉和挺了挺腰:“幽州,燕之故地,邊鄙之所,然漢胡交錯,民治不易。不論是塞外鮮卑還是關內烏桓皆畏威而不懷德之夷狄。父親若是治理幽州,需將燕代邊郡的漢人與胡人的關係處理妥當,使民眾沒有糾紛;沒有了糾紛才能修生養息。”

“嗯!兒啊!你真是說道為父心坎上了。”劉虞一副寬慰模樣:“可是你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

“兒在太學時,聽聞師長們評論段熲段紀明。”

“哦?說來聽聽。”

“先零東羌歷載為患,熲前陳狀,欲必埽滅。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當矢石,感厲吏士。曾未浹日,兇醜奔破,連屍積俘,掠獲無算。洗雪百年之逋負,以慰忠將之亡魂,功用顯著。”

“但是段熲平生治軍之所以能得到官兵擁戴,所靠的皆是打穀草的訣竅。他出身涼州寒族,本是極受官場排擠的,想混出一番天地比他人難得多。所以段熲在竭力巴結宦官之餘,發瘋般地設法積累軍功,其方法很是卑劣。當時與漢人戰爭最頻繁的就是羌族,段熲便縱容士兵打穀草,叫他們劫掠羌人部落,所獲牲口財物盡皆歸士兵所有。一來給士卒些油水收買了人心,二來劫掠久了就會把那些羌人逼反。等羌人反了,他再領兵堂而皇之去平叛,打贏了就算做是自己為大漢朝靖邊立下的功勞!”

劉虞皺了皺眉頭:“你所擔憂的是,幽州也會有同樣的事情?”

劉和點了點頭:“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管幽州的情形是否和涼州一樣,總之做好最壞的打算終究是好的。剩下的官吏下屬、州郡士族、地方豪右宗族的地頭蛇,父親久歷郡職應該知道怎麼交涉對付。”

“嗯?”劉虞捋了捋鬍子:“所謂知子莫若父,你已是弱冠之年,太學學業已經結束,按照慣例入公署做臺郎;可是你八歲那年開始雖讀書慕聖道,但又好乘馬擊劍,何也?”

“父親明鑑!丈夫當為衛、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既然父親問了,我就名言了——父親能帶我去幽州協助父親麼?哪怕是亭長之職。”劉和起身轉自下榻作揖道。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劉虞喝了口茶淡淡道:“為將奈何?”

劉和正了正身子:“披堅執銳,臨難不顧,為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

“好!這才是我劉伯安的兒子。準了!”劉虞哈哈大笑:“不過赴任之前,你要隨我去西城拜訪一個人。”

“哦?何人如此得父親看重?”劉和疑問道。

“鉅鹿田豐田元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