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三國之和天下> 第5章 毛遂自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章 毛遂自薦 (1 / 2)

漢都雒陽城依邙山靠毅水而建,外城東西寬六里,南北長九里。城池四周共設十一個城門:南面從東到西是開陽門、平城門、小苑門三個大門;城北則是榖門與夏門;城東自北向南是上東門、中東門、秏門;城西則是上西門、雍門、廣陽門。南三、北二、東三、西三,這就是雒陽十一門格局。

劉和今日從太學歸來,他拿到了“畢業證”,得趕忙回家告訴父親,只是這日頭還真是毒,這才走幾步路,就汗流浹背了,從南門回到所在東門的家裡得小半個時辰。

城裡街上的人接踵摩肩,人山人海,或裹幘巾、或露髮髻,或襦絝布履、或褐衣佩刀。偶爾也有頭戴高冠、褒衣博袖的儒生經過。人來人往,說不上喧噪,卻也甚是熱鬧。

這南部城區除了太學,還有明堂、辟雍、靈臺、太學這等重地,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正門各郡縣官員覲見的必經之路,另外還有日常交易的南市,彙集九流人等,劉和真是人擠人。西部城區的區內多是平民百姓,每天百姓入城到金市做工交易。東邊城區自城內永和裡、步廣裡一帶起都是京裡高官的府邸,城外又常年設有馬市,所以東三門多是官眷活動。那北部城區

緊挨著毅水,過了河再往前就是連綿起伏的北邙山了,這裡幾乎沒什麼民宅可言,只是依山傍水有些許草廬,多半是老臣閒居避暑、讀書消遣的地方。

劉和的家在東城的永安裡。這個“裡”類似小區以及街道辦。

看守里門的裡監門姓荀,四五十歲,臉上還有顆痦子,見劉和入門,忙從側室中迎出招呼:“小劉君回來了!”

劉和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今兒個休學,所以提前回來了。”

“小劉君有志於學,從學三載,何時授官啊?”

“荀公謬讚了。一切尊朝廷法度,有勞您掛念了。”

裡監門荀公看著劉和背影遠走,稱讚似的連連搖頭,自言自語地說道:“這永安里名族子弟不少,但要說禮貌,沒一個比得上小劉君!”

裡中道路筆直,鋪著青石板。每天早晨,裡監門都會掃一遍,很乾淨,剛灑過水,青潤潤的。

巷子兩邊的屋宅粉牆朱瓦,比戶相連列巷而居,排列得整整齊齊。家家種的都有樹,或桑或榆,也有果樹,枝葉聳出牆外,遠望如冠蓋相連。每當起風的時候,枝葉颯颯,響聲相連,就像是誰在吹口哨似的,從裡頭一直響到裡尾。

劉和自穿越之後就在本里居住了三四年,今從太學畢業歸來,走在巷中,所觀所見,盡皆熟悉之極的人、物,隱約間有一種前世放學回家的感覺。

“前世的家已回不去了,這裡可不就是我的家麼?”

永安裡中住戶上百,劉虞的宅子在裡西。

劉和從東門進來,一路上不斷與人說話,又經過裡中二門、三門,慢慢地穿過了半個裡,到了自家院外。

他家的宅院不大,前後兩進。院門沒鎖,他推開門,昂首步入。

雖然幾天沒回來,但院子裡挺乾淨。前院東邊是個堂宇,寬闊敞亮,用來會客的。西邊是馬廄、雞塒。臨著西邊的牆開墾出了一小片的菜地,用土壟分成了幾塊,種的有小白菜、韭菜等物。小白菜離發芽還早,韭菜的長勢很好,綠油油的,甚是喜人。

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子從後院出來,驚喜地說道:“呀,少主人回來了!”

她是劉虞家的婢女,名喚一個“瀟兒”

劉和家不算很富,雖是東海王后裔,卻不是嫡系,但他的祖父劉舒在丹陽做過郡守,父親劉虞又顧家,善治家業,兩代下來,也積蓄了一些家資,是個中人之家;另外東海老家還有有田地數百畝,可是侍奉劉和的家中婢女只瀟兒一人。

看到瀟兒出來迎接,劉和笑著答道:“是啊,回來了。”

他一面擦著汗,一面問:“父親回來了嗎?

“老爺好像去三公府了,說是有什麼徵召?還讓我喂好馬。”

瀟兒是在東海時,是劉虞從小撿回來的孩子,收為婢女。雖說是婢女,實際如姐,劉家的家中一切雜務多是由她操辦,兩人相伴,如姐弟生活,彼此熟悉,說起話來並不拘束。

“公府徵召?難不成刺史任命是真的了?”劉和聞言後暗自琢磨。

瀟兒從院門後捧出飼料,鋪陳入馬槽中,餵馬兒吃。馬兒連吃帶嚼,甚是快意,不時還甩甩尾巴,昂昂腦袋。見她顧不上,劉和索性自去堂中尋了塊破布,給馬兒擦汗。

瀟兒一把奪過來,嗔怪道:“少主什麼樣的人?怎能幹這樣的粗活!”

劉和調笑說道:“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樣的粗活,我在家中可以不做,但日後為官治民救災,沒有你我一樣要做的啊!”

“胡說!俺雖是個婢女,沒甚見識,也知道地方自有衙役、亭卒。洗馬喂料、開閉打掃的粗活,怎麼也輪不到少主去做!”

瀟兒將抹布奪走,一會兒照料馬兒吃食,一會兒給馬兒擦汗,身影轉來轉去,把馬廄佔了一大半。劉和既爭不過她,袖手在邊,又無事可做,便說道:“父親說什麼時候回來?”

正說話間,里門口傳來一陣勒馬聲:“籲!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