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客人,李貴捧著這四十五枚銅錢,送去給沈依依看。沈依依抓起一把,感受著銅錢實實在在的手感,比他還要激動——這腳店賺錢太容易了,還債攢本錢,指日可待!
她激動完,又感慨萬千——擱在先前,她哪裡會把幾十枚銅錢放在眼裡,小胡椒賣了傷心涼粉回來,那錢她都懶得要。真是此一時,彼一時矣。
都怪殺千刀的劫匪,居然什麼都搶走了,一個銅板都沒給她們留下。
沈依依把銅錢還給李貴,讓他收好,畢竟她只是個打工仔,賺再多的錢,也不由她保管。
李貴帶著錢,回前堂去了。沈依依滿懷希望地蹲在廚房門口,等著下一位客人的到來,然而等了許久,都沒聽見動靜。她跑到後院通往前堂的門邊,隔著簾子疑惑問李貴:“沒客人來?”
李貴搖頭,帶著些不好意思:“我們店‘名聲’在外,本地人都不肯來,也就那些進城的鄉下人不知底細,偶然撞進來罷了。”
原來如此,不過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沈依依從簾子後鑽出來,把李貴一指:“你,出門招攬客人去,告訴他們,今天我們店新菜嚐鮮,所有的菜品一律降價銷售。至於有哪些菜品,你就照著煎四件之類的報。”
李貴把嘴張成了“O”字型,瞪圓了眼睛不說話。
這孩子!開店連吆喝都不會嗎,還是跟老李頭一樣有自己的驕傲和堅持,不肯為粗鄙的食物吆喝?沈依依拿他沒辦法:“那就這樣吧,反正店不是我的。”
她轉身掀開簾子,朝後走去,李貴這才像是回過了神來:“我去,我去!”
想通了?沈依依衝他豎了豎大拇指,回廚房等好訊息去了。
不得不說,這店的地理位置太好了,李貴站在北關門前吆喝了幾嗓子,引來了許多客人,一會兒功夫,店裡居然坐滿了!
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老李頭能把生意做成這樣,也真是挺難得的。
顧客滿座給了沈依依極大的熱情和動力,她把馬力開到十足,似陀螺一樣地轉了起來,圍著灶臺沒個停歇。
自從老李頭開了腳店,李貴何曾見過這樣火爆的場面,忙得額頭冒汗,精神亢奮不已。
感謝當代底層民眾簡單而又粗糙的菜式,烹飪方式幾乎只有蒸和煮,架起一個蒸籠,一次出十來份早點都沒問題,一排爐子擺開,能供應小半個店面。因此在一通忙活過後,沈依依終於把所有的早點都趕了出來,沒有一個客人因為等不及而離開。
太陽昇到樹梢的時候,客人漸漸稀少,該趕路的趕路,該幹活兒的幹活兒去了。沈依依幾乎累癱了,心情卻精神得不得了。李貴跟她差不多,明明腿痠到打哆嗦,卻非要堅持把賬算完。
“四百九十五文!”李貴算完賬,又核對了三遍,激動地跑進廚房,衝著沈依依大喊:“林小姐,我們早上一共賺了四百九十五文!”
一個早上就賺了四百九十五文,而中飯和晚飯的賺頭更大,那麼一天下來,至少得有二兩銀子的收入哪!
二兩銀子!李貴激動得無法自已,什麼粗鄙食物,什麼粗人才吃的東西,統統拋到腦後去了。
沈依依瞅了他一眼,琢磨著按照十抽一,她能得多少,希望老李頭不要反悔才好。
當年她爸爸還在世的時候,曾經告訴過她,只要有一門手藝傍身,擱哪兒都餓不死。這是她親爸,誠不欺她。
此時離中午還早,有點空閒,心情又不錯,沈依依便與李貴閒聊起來:“阿貴,你去其他腳店吃過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