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開口講話,放開了上唇,露出尖利的牙齒。
幻蕪明確的知道,眼前開口講話的明王不過是一幅畫像,雖然這幅畫栩栩如生,體現的是曼陀羅,是大日如來的教令輪身。但即便是大日如來,本身也是人們賦予的最高宇宙原理的一個名稱,是智慧,是法理,本身不具有人格,更不可能是一幅畫像就能代表的。
人們用畫像、雕塑作為佛陀的載體,將他們用人格化的事物所體現出來,只是為了更好地傾注自己的情感,加深自己的信仰。雖心懷敬畏,卻也不會有哪個佛門弟子真的就把某個實物當做佛陀本身了。
幻蕪自然也不會,可眼前的明王就是開口說話了。
要不要回答呢?這顯然是一個考驗。在這塔中的陣法裡,有讓人恐懼的,讓人疲憊的,讓人緊張無措的,由輕到重,循序漸進,從肉體至精神,一點點剝蝕摧毀,這個幻境本身也是陣法,是一整套契合的體系。
即便是有所防備的人,也難免在身心俱疲的壓力下放鬆警惕,最終被幻境吞噬。每一層的陣法都環環相扣,利用人的五識感官做文章,一般人在五識恢復之後,也難免慶幸愉悅,認為幻術已經被自己堪破了,其實只是再次被懵逼,從而被下一個幻境利用。
幻術可以透過動作、語言、景象、氣味去施行,再透過人的反應進一步施法。比如心經中的“色”就是幻術本身,我們對這個“色”所產生的一切“受”、“想”、“行”、“識”就是中術者對幻術的反應,中術者沒有反應,或者堪破了“色”,即此“色”已然成“空”。
幻蕪再一次感嘆這個幻境的精妙,它毫無遮掩的向你宣告了真言的意義,告訴你“一切都是空”,然後又繼續在這結論下對你施展法術。這難免讓人產生困惑,我是要相信這一切呢?還是要否認這一切?
如果我相信了眼前開口說話的明王,你是不是要否定真言?如果我把明王所言當做“空”來對待,那本身不也是在否定真言的來源嗎?
結果都是在否定真言,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智慧又有什麼意義?持經而誦這個舉動又有什麼意義?
凡人的思維本就淺薄而又複雜,這麼一繞,就很容易走進困局,根本不用幻境發力,自己就陷入混沌偏執中去了。
這幾乎是幻蕪感受過的最高明的幻術,也是最高明的騙術。它已經告訴你一切都是假的,可你卻仍舊在這“真實的結論”中彷徨無措,迷失自我,在虛假中蒸發自己的真實情感,然後這情感再被幻境利用,給你最致命的一擊。
之前的幻境,幻蕪都能破解,乃是因為無論是對肉體的壓榨還是情感的掠奪,她都只需要跟著幻境的引導走,最後再將自己抽離即可。本質上還是因為她的清醒,她始終明白,身體上的疲憊感、輕鬆感,還是視力觸覺的改變,都只是幻術的作用罷了。
她的視力本身不可能在瞬間退化,感官也不可能因為外在因素變得遲鈍或敏感,這一切都是幻術的力量。她心裡很清楚,只要遵循其中的規則,但不能它影響心境。
最基本的破解幻術之法其實就是不相信,不相信施術者的話,不相信眼前的景象。比如最普通的幻術師要施一個幻術,首先會用語言去引導,他要讓你相信他變出了一桌子食物,首先要讓你覺得餓。
他會咽口水,動作變得無力,肚子發出“咕嘰”的聲音,他會讓你覺得他是真的餓了——“好餓啊……”他會這樣說,然後你看著看著,也覺得有些餓。你便中術了。
然後幻術師再根據你的反應說:“好想吃一碗湯餅啊,這裡有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餅!”或者說:“那裡有一隻烤得金黃的烤雞!”
他可以透過你表情的變化,身體的反應去判斷哪個對你更有吸引力,利用你自己的心態去實施接下來的幻術。
面對這樣的法術,其實自己只要做到不理會,不相信,不去順從他的引導就可以了。
但厲害的幻術師則會利用你的“不相信”——他說的一切我都不相信,眼前的任何東西我都不相信。“不相信”深深的根植於心,本身也是一種引導,透過“不相信”,幻術師可以反向施行幻術。
既然幻術師說是真的我都認為是假,那他說是假的東西就是真的。這又是中術者會產生的心理,同樣會被欺騙。
既不可以相信,又不能完全不信,就需要身處幻境中的自己保持一份堅定的心,無論是何種幻術,都保持平常心去對待,把它當做耳畔清風,任它拂過即可。
這種心境,想必就是佛門中人“清淨自然”的境界了吧,無悲無喜,無嗔無怒。就像微塵說的,任夢幻泡影,如露如電,一切是真是假又怎樣,重要的事不執著於夢境,不被幻所擾,守正持心,方能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