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亂唐> 第一千八十三章:長安與范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八十三章:長安與范陽 (2 / 2)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張通儒是史朝義的部將,這個理由還不夠殺他嗎?倘若被他發動兵變與外間的亂軍裡應外合,到時,監國悔之晚矣,臣就算有三頭六臂也難迴天了!”

顯然,周摯已經對代王失去了耐心,他實在難以想象,這樣一個優柔寡斷,婦人之仁的人怎麼能夠扛起大燕的樑柱呢?如果在太平年景做個太平天子也就罷了,這可是弱肉強食的亂世,大燕自立國到現在不過六載,皇帝已經換了三個,史朝清如果不能狠下心腸,可能很快就會成為冢中枯骨

“先生說的極是,我已經分派信使往城外各軍鎮送去命令,讓他們悉數帶著所部返回范陽,進入城中以後再整編整合……”

“不不不!”

周摯馬上否定了史朝清的說法。

“絕不能讓他們進城,現在是非常時期,任何事都不得不防,誰知道這些軍鎮中有沒有史朝義的親信呢?監國只須命令他們駐紮在城外即可,史朝義大軍就算開到,須得先清剿了城外的兵馬,才有可能攻城!”

說這些話時,周摯的臉上除了狠絕之外,並無其他顏色,只有史朝清卻是有些忐忑不安。

“這,這不是讓他們平白無故的送死嗎?這些將士都是奉了我的軍令而來,現在如此待他們……教我如何安心呢?”

“監國切不可再做婦人之仁了!他們不死,死的就是你!如何選擇,監國自作主張!”

周摯厲聲警告,史朝清終於萎頓下來,他當然不會讓自己去送死。

……

就在范陽城哀鴻一片之際,遠在數千裡之外的長安城卻是另一番景象,接連旱了兩年的關中終於風調雨順了,百姓們忙著耕種勞作,處處可見的忙碌景象都在昭示著,關中今歲一定是個豐收年。

忽的,數騎快馬自潼關方向的官道上絕塵而來,又向敞開的長安城門而去。田間勞作的百姓們並沒有為此而覺得驚奇,他們甚至連抬頭看一眼的功夫都沒有,依然動作熟練的埋頭播種。

因為這條官道上每日裡幾乎如此呼嘯而過的騎兵數不勝數,有參與演武的神武軍,也有來自各地的送信使者,不管關中以外的地方怎麼樣,關中只要有秦大夫,只要神武軍,百姓們就會有好日子過,不但百姓們如此認為,就連老天都如此想,否則又怎麼可能在各地大旱之際,獨獨關中風調雨順呢?

秦晉收到了來自楊行本的軍報,駐守在鄴城的史賊叛軍忽然在數日之前盡數開拔北上,而且去向不明,同時又簡明扼要的講述了一番當地神武軍是如何與新一任巡撫顏真卿配合的。

顏真卿果然沒有讓秦晉失望,這是個有膽識,也有能力的文官,其實僅憑他能夠孤軍在平原君郡堅持到現在便已經可見一斑了。

河北道北部有許多流民難逃,顏真卿來者不拒,一概接受,編入民營。不過,顏真卿並不瞭解的神武軍民營的運作方式,所以具體的工作便只能由洛陽調派去的大量民營骨幹承擔。

所有計劃都進行的有條不紊,獨獨可疑之處便在於他們在河北的一切活動竟然沒有遭到史賊叛軍的反擊,這種情況是大出預料的。

看著面前這份詳盡的軍報,秦晉與坐在身側的宰相韋見素與第五琦說道:

“河北的進展神速,唯一奇怪的就是史賊叛軍並沒有進行反擊,兩位相公可猜得透其中有什麼因由嗎?”

第五琦道:

“河北大旱,餓殍遍地,史賊叛軍對朝廷的行動沒有反應也應該是正常的,畢竟皇帝還不差餓兵呢,如果他們有足夠的軍糧,又怎麼會不做出反擊?”

在他看來,河北道的史思明叛軍應該是糧食短缺,所以反應遲緩,以至於沒有對顏真卿和楊行本展開的行動做出反撲之舉。

不過,第五琦還是對民營抱有一種懷疑態度,就算暫時將河北的流民收編起來,可那是看在有飯吃的份上,如果讓這些流民向軍隊一樣令行禁止,那是絕難做到的。所以,秦晉所說的,河北道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以民營相互掩護以自保,這種說法有些過於一廂情願。

但是,這種質疑畢竟距離他的分內之事甚遠,所以也沒必要去捋秦晉的虎鬚,只委婉的提醒了幾句:

“河北流民畢竟與其它地方不同,自從塞外的各部蕃胡內附以後,早就胡漢雜居,而民風彪悍,稍有不滿便可能嘯聚作亂。再則,含嘉倉的糧食被安賊揮霍盡了大半,總不能悉數調取,都填了流民的肚腹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