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楊國忠不認為僅憑三千神武軍就能擋住叛軍的數萬百戰鐵騎,但終究給了此人一些可以依仗的資本。再者,神武軍是有過兵變記錄的,難道天子就不怕他們再度謀逆?在京城長安時,還可以各方震懾壓制,出了長安地界,到地方上去,失去了鉗制以後,焉知不是縱虎歸山?
但出於謹慎使然,楊國忠在天子面前已經收斂了過往的恃寵而驕,若是以往他此時必然出言阻止,痛陳各種因由。可現在,他只靜靜的等著,等著天子將他的籌劃說出來。
不過,天子並沒有向楊國忠說出具體因由,甚至不再和他交談,而是示意他可以告退了。
楊國忠只好知趣的告退。在返回家中的路上,楊國忠又是沮喪又是忐忑,暗暗思量著天子的心思究竟若何。難道天子真的老糊塗了,看不出其中的利害?抑或是天子還另有圖謀?
當馬車停在府門前時,楊國忠心中突然產生了一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
在他的謀劃裡,是讓秦晉隻身赴蒲津,如封常清去歲赴洛陽故事,在蒲津當地招募士卒兵勇……下了車,踏入府門之後,楊國忠驟而又加快了腳步,他忽然又響起了那個詭計迭出的範長明,這老東西雖然令人生厭的很,但對各種事件總有獨到的見解,不如便讓此人來參詳參詳。
果然,方長明在聽了楊國忠的講述之後,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恨然之色。
“秦晉豎子,天子對他還沒有徹底死心!”
聞言之後,楊國忠大為不解。
“何以見得?”
“天子防其人而用其能,只怕並非能如相公所願!”
範長明的說法不無道理,但這反而讓楊國忠心懷大開,如果說天子的“深意”僅止於此,他就有八成以上的把握,讓秦晉那廝連骨頭渣子都不剩。因為在整人這種事上,楊國忠除了李林甫以外,還沒佩服過任何人。
想到此,楊國忠捻著鬍鬚冷笑三聲大踏步離開了範長明所在的院落。
……
神武軍中,秦晉自請外出的訊息已然在內部小規模的傳開。人們對秦晉的決定也是態度各異。有人覺得秦晉不該急流勇退,經過兵變之後,雖然在天子那裡信任度降低到了前所未有的極點,但天子出於忌憚也絕不敢輕舉妄動,只要撐過三年兩載,將天子拖死了,一切就大有可為。相比之下,當務之急是推舉擁立一位新的儲君。
還有一部分人則認為,離開長安這個是非之地的確是明智之舉,若身陷權力鬥爭的漩渦中,長此以往,想要保全自身恐怕都極是不易。
然則,無論持何種意見和看法的各方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認知,那就是秦晉要放棄他們了。以天子的脾氣秉性,是絕不會讓神武軍也隨著秦晉一同外放的。而神武軍離開了秦晉,還能像以往的一般風光強勢嗎?
這種問題用腳趾都能想得到結果,被打壓,也許是他們唯一的結局。因為神武軍中再沒有一個人能有秦晉的強勢與能力。
裴敬、盧杞等人圍聚在秦晉的周圍都是沉默不語,這沉默中有沮喪,有不捨,甚至也有責怪。
只有秦晉仍舊談笑如常。
“都哭喪個臉作甚?都忘了某常說的一句話嗎?事情沒到最後一刻,就絕不能放棄希望!”
眾人依舊沉默不語,良久,楊行本終於忍不住問道:
“難道將軍能使天子令神武軍也一道外放?”
在來見秦晉之前,這些人就已經得出了一個結論,寧可一道外出,也不願留在長安等待任人魚肉。但是,這種希望渺茫至極。
不過,秦晉似笑非笑的回應,卻讓所有人心下一震,不知他又有什麼出人意料的法子能夠起死回生!
推薦耳根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