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哉!”
話音落下,紫辰殿中靜得落針可聞,滿殿文武官員都不約而同地轉頭看向衛辰。
驚愕,訝異,喜悅,嫉妒……,各種目光交織在了一起,無聲之中,眾人心底早已波瀾起伏。
若是普通百姓,可能最關心賞賜裡有多少金銀絲帛,但殿中站著的都是四品及以上的朝臣,早就看不上這些俗物,他們在意的,是權位、前途,還有恩榮。
此番對於衛辰的一應賞賜中,【中柱】匾自不必多說,從其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看出,這是天子對於衛辰平亂救駕之功的嘉勉,取其“中流砥柱”之意。
】
這不僅是天大的恩寵,背後的意義更是極為重大,在大周文武百官中都是蠍子粑粑獨一份。
而賜鬥牛服,則屬於賜服的範疇,歷來天子賜服文臣,皆有成例,一品賜蟒服,二品賜飛魚服,三品賜鬥牛服,四五品賜麒麟服。
這可不是說官員到了品級就一定能賜服,而是得在任上立下功勞,還需得到天子的青睞,方能有此恩寵。
翰林院中,就僅有劉廷錫和吳應炎二人被天子賜過鬥牛服,除了他們之外,再無一人有資格享此殊榮。
劉廷錫是詹事府詹事兼翰林學士,吳應炎是兵部侍郎兼翰林侍讀學士,官階都是正三品,而且任職多年,兢兢業業,故而得以賜服。
而衛辰,今日之前不過就是個從五品的翰林侍講學士,也沒有在別的衙門兼任差事,居然也能得賜鬥牛服,成為翰林院中享有鬥牛服的第三人,可以說是破天荒了。
至於另一項賞賜,銀青光祿大夫,這乃是從三品的散官,雖然只是個虛銜,但實惠也是不少。
不僅能讓衛辰多領一份從三品的俸祿,更是為衛辰日後實授官職做準備,至少到從三品之前,衛辰的升遷之路都將一片坦途。
當然,以上這些賞賜,都還屬於恩榮的範疇,而讓衛辰兼授詹事府少詹事,這個任命,才真正決定了衛辰的權位和前途。
詹事府,乃是輔導東宮太子的衙署,下轄左春坊,右春坊,司經局。
翰林升遷至詹事府,或者兼任詹事府的官職,一直都是常態。
畢竟翰林院作為朝廷高階幹部儲備庫,本身編制就少,可供升遷的位置更少。
整個翰林院系統裡,官位最高的翰林學士,也僅有正五品而已,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用的。
於是詹事府就成了給翰林們升遷提供官銜的地方,例如翰林學士劉廷錫就兼任了詹事府詹事一職,從而位列正三品。
衛辰當初外放禹州之前,因為立下建言立儲之功,便以翰林修撰兼任了詹事府左中允,從而將品級擢升一級,到了正六品。
而今也是一樣,衛辰翰林侍講學士的本職不變,多了個詹事府少詹事的官銜,從五品到正四品,相當於連升三級。
並且,這個詹事府少詹事與普通的四品官不同。
要知道,詹事府的本職工作就是教導太子讀書。
以前大周沒有太子也就罷了,詹事府還只是個無事可做的清水衙門,只能用來給翰林升遷提供官銜。
但如今太子已立,還掌有監國之權,詹事府的意義便陡然提升了好幾個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