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參觀紡織廠
這是朱元璋對何夕的考驗。
何夕必須接著。
而今他掌管一兩百萬人。遼東這一塊土地上,有煤有鐵。有各種物產。而且大軍征戰。所需要最多的是糧食。更不要說高麗已經授田了。如果沒有問題的話,高麗還能解決一部分。朝廷解決一部分。直接海運。會減輕何夕的壓力。
至於在此之外。所需要的物資,不過是武器,藥材,布匹等等。何夕不覺得自己弄不出來。
雖然並不是沒有問題。但是何夕並不覺得自己解決不了。
朱元璋見何夕答應下來,說道:“用膳吧。吃過之後,去看看你紡織廠。”
“是。”何夕說道。
何夕從牛莊驛站正堂之中出來,只覺得好像打了一場大仗一般。內心之中噗噗通通地亂跳。朱元璋見老了。手段一點也沒有軟。何夕一時間也琢磨不出來。朱元璋的用意在什麼地方。
他在外面琢磨了一會兒,心中忽然一動。他很明白,清丈天下是朱元璋一系列新政的開始。而在清丈天下這一件事情上,沒有人來遼東。雖然清丈天下是從南方開始了。但是已經有人在北方各省打前站了。
而遼東這裡沒有。
不過也對。因為遼東不是省,遼東是屬於山東省管的。但何夕總覺得有一些地方不對。
何夕忽然想明白了:“遼東似乎獨立於新政之外。”
這樣的格局有什麼用意,何夕不知道。但是他總覺得在這一件事情上,朱元璋下了一盤大棋。
“何大人,何大人。”何夕正想著的時候,卻見方乘風遠遠地行禮。
何夕說道:“方伯爺,你這是?”
方乘風面露悲色,說道:“家父不幸罹難,在下就回鄉安葬。家父在的時候,就說受大人天高地厚之恩,沒有大人,就沒有方家的今日。方家上下都唯大人馬首是瞻。今日一別。不知道何日才能再見。今日特來致謝。”
隨即方乘風拿一出也木頭匣子遞給了何夕。
何夕拿過來,只覺得手上一沉,開啟一看,卻是一枚狗頭金,天然形成的金子。而且好像一頭牛。這種天然的狗頭金本來就有收藏價值,這種不加雕飾,就像某一些物品的狗頭金。更是天然造化,鬼斧神工。不敢說價值連城。但是最少價值遠遠在他的質地之上。
何夕微微一笑。還給了方乘風說道:“無須如此。方家昆仲也幫了我很多。只是天不假年。”
方乘風說道:“大人,下官有一件事情想請大人指點迷津。”
何夕說道:“什麼事情?”
方乘風說道:“下官在朝中根基淺薄。守孝也要好幾年。下官擔心,擔心”
何夕聽了,頓時明白方乘風的擔心。
方家而今也算復起了,有方關在南洋,又有一個伯爵。但是比起開國勳貴,還是遠遠不如,這些大佬們,一個手指就能捏死他們。而今方乘風剛剛立功。趁熱打鐵,還能有一個好缺。但是一旦等三年之後,就不知道有什麼官做了。
更不要說。這年頭文官都很少有守孝三年的。更不要說武將了。
何夕算是方家的靠山。自然要求上門來,區區狗頭金不過是意思一下。方乘風也沒有指望何夕收,但是不能沒有。如果沒有的話,就顯得自己不懂禮數了。
何夕心中一動,說道:“日本吞併高麗,永昌侯絕對不會同意的。而且陛下已經恩准了。東邊的戰事越打越大了。這東西要送對門。”
方乘風心中一動,立即行禮說道:“謝大人,方家上下永感大人恩德。”
何夕看似什麼都沒有說,其實,已經很明確了。東邊戰事越打越大。而征討日本,可不比高麗,那是要渡海的。而大明海戰第一家族是誰家?是方家。方關在南邊打出的名聲。
雖然有一點虛。但是而今也藍玉也沒有辦法。畢竟藍玉一定會吸取明朝徵日本的教訓。要選一個懂得海戰的將領總領水師的。而大明懂得海戰的人並不多。而且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方乘風這個時候送上門。正是解了藍玉燃眉之急。
至於能不能打勝仗。何夕一點也不擔心。大明的船隻火器壓過日本不止一頭,而方乘風也不是一個蠢貨。只要小心一點,不會翻船的。
何夕說道:“好好做事便是了。”
這僅僅是一個小插曲而已。
對日本的金銀,何夕也是有想法的。而安插一個人,也不過順手而為。
今天真正的大事,不是別的。就在紡織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