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六章國家資本的位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國家資本的位置 (2 / 3)

甚至很多人都是接管了國營企業才有了第一桶金。但是即便而今,朝廷手中還有很多工廠,遵化鐵廠,遼東鐵廠,旅順造船廠,國營建築社,漠南馬廠,鴨綠江伐木場,鐵路公司等等。

這每一個單拎出來,都是一個巨無霸。

比如遵化鐵廠,不僅僅是一個鐵廠,包括了遵化鐵礦,遵化煤礦,遵化機械廠,已經很多附屬企業,可以這樣說,從礦場,一直到終端產品,比如火炮,火銃,農具,鐵軌,乃至於蒸汽機。整個一條龍。與之相似的就是遼東鐵廠。

如果按資產來論,這兩家都是資產過千萬的。只是他們並不賺錢。

為什麼?

不會以為朝廷那麼多火炮火銃乃至鐵路鐵軌,都是按市場價給錢吧?

真要是那樣?大明軍費開支,再翻兩三番都是打不住的。

幾乎所有國家大廠都是一樣的。不賺錢。因為賺得錢,都已經被朝廷直接佔用了。其他生意只能維持運作而已。

從這一點上來說,河間之戰,勝利一點也不稀奇。因為北京從各方面

投入比南京多太多了。

就算最基礎的軍紀來說,良好的軍紀是有良好的待遇才能有的。衛所軍的軍裝是家裡婆娘自己縫的,軍中最多給布匹。而北京方面是成衣。

這還是一個最簡單的區別了。

這樣的區別還有很多。

當然了,如此一來,國有企業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簡單的說,是衙門作風。甚至不能說是大企業病。因為,這些人在隸屬上的問題,讓很多人下意思將國有企業經營成衙門的衝動。

銀行的問題,並不是銀行一家的問題,而是幾乎所有國有企業的問題。

這也是何夕抓大放小的原因之一。

但是即便如此,張友直依然有自己的焦慮所在。

張友直不知道,自己是商人還是官員。

雖然在朝廷新制中,張友直所部是歸水利部,交通部,工業部多重管轄,很多事情上要聽招呼,但是在錢上,每年要交給財政部。

本質上,幾乎不管。只要錢。

更重要的是,張友直身上沒有官身。

說自己不是官,他在管朝廷的企業,但是說他是官。但是他根本沒有官職,也沒有相應的政治待遇。

而這種不安,本來深埋在心中的。而今卻不一樣了,這些人在商場上本來低他一等的人,有了議員的身份。那麼他們該怎麼辦?

議員什麼特權,張友直不在乎,他在乎的是,這是官身啊。官身啊。官身啊。重要的說三遍。

不要怪張友直這麼在乎這個,即便是後世,很多老人覺得出息了,還是當官,哪怕是跑腿的公務員。

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

即便再有地位,只要不是當官的。都不算什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