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與奴兒干都司一樣。這些地方,元朝也沒有進行有效的統治,有太多的各種部落,是一種名義上的統治而已。而今燕王即便將手伸到這裡,也不可能改變這一切。
故而開元衛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打仗。而是做生意,做買賣。交朋友。讓各地部落脫元從明。
這一件事情,並不是太難。
這裡面也有楊震的作用。
何夕在南京的時候,楊震可沒有閒著。
從黑龍江逆流而上,與不少部落做生意,還建立了不少的商棧。在燕王正式開闢長春都司之後,楊震更是派了不少人跟隨燕王北上。甚至為燕王提供了不少資金上的支援。
燕王也投桃報李,給予楊震很多支援。
當然了,何夕也知道,這背後很多事情是做給何夕看的。
而今的玄洋社已經成為東北第一大商號,在皮毛生意上,是關外第一。但是並不僅僅涉足皮毛生意,可以說只要各地部落想要的東西,玄洋社都能提供,甚至在很多地方,被當地部落當成了大明關外代表。
就在開元衛,有玄洋社最大的分號。
這也是燕王打通了整個東北流域,從遼河到松花江,從松花江到黑龍江出海。全流域已經沒有地方在蒙古的統治之下了。當然了,很多地方也不在大明的統治之下。
每一次行商,都要僱傭大量的人員護衛。但最少已經可以走了。
而這一切都增加了長春衛的繁華。
無他,整個長春都司就是一條線,沿著水路分佈,而長春衛就是這個線頭。下面鋪得越大,對長春衛的需求也就越大。雖然今年長春都司已經有一些地方收穫了一些糧食。
但是比起整個長春都司的消耗。
也是杯水車薪。
甚至可以這樣說,從現在來看。整個長春都司的軍事行動,獲利最大的不是大明朝廷,而是玄洋社。
本來只能透過海路經營的玄洋社,可以河海並進,再加上資本與背景加持。還有先發優勢。玄洋社蓬勃發展。日益興盛。當然了也少不了楊震的才華了。
前文說過人才是培養出來的。
楊震這個人,或許在歷史被宋訥打死了,也或者被驅除國子監,泯然眾人矣。一輩子不過在鄉間廝混。但是在何夕手下,經歷開海狂潮,在商業上狂飆猛進。參與上層政治,更是何夕在遼東很多事情上的經濟助手,他這數年做的事情,是他上輩子從來沒有經歷過,也不敢想象的。
楊震在商業上或許不算是奇才。但是如果依靠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優勢,開拓市場,打造出一套商業體系,他做的已經是第二次了。輕車熟路,遊刃有餘。
不要小看,關外皮毛藥材生意的利潤。
要知道,努爾哈赤崛起之前,與女真各部落打仗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壟斷關外的商業利益。也正是有些利潤,才讓努爾哈赤聚集了最初的班底。
而今外東北自然比不上努爾哈赤當時,但份額也相當不少。何夕估計玄洋社整體規模超過百萬兩了。
政治紅利,技術優勢,新興市場,加在一起,賺錢就是這麼容易。
這一件事情,何夕如果不是來到長春,根本不知道。
無他,他當年將靖海商號的全部利潤給轉出去了。在這一件事情上,安慶公主很不滿意。故而這一次玄洋社的生意,他並不怎麼過問,再加上何夕在南京的時候,忙得很。也沒有時間管。
而且玄洋社走燕王門路,根本不需要他何某人,安慶公主給他四哥寫封書信的事情了。
雖然說燕王給玄洋社背書,但是同時燕王在一片荒蕪的東北建立起長春都司,也是需要很多支援的。但是燕王在商業力量上有所欠缺,玄洋社也幫了燕王很大的忙。
但是不管怎麼說,何夕都必須承認,他得了燕王的好處了。這個人情,他不能當作不知道。
何夕心中暗道:“看來這一次燕王的忙,我不能不幫啊。卻不知道,燕王要做得什麼程度。”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