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一次,卻再無人問他,為何發笑。
……
翌日清晨,金鑾殿前,旭日初昇,金色霞光灑滿大地。
喊禮太監高亢尖銳的聲音再度傳來:“上朝!”
聽聞此言,百官紛紛魚貫而入。
每個人臉上神情都不一而足,但多多少少,都帶著些許期待,似乎今天會有大事發生。
朝堂之上,仁宣皇帝依舊高坐於龍椅之上。
下方,則是以魏青、楊槐以及張浪為首的三方派系。
彼此均衡,互相掣肘。
這才造就了朝堂之上看似平穩,實則暗流洶湧的局面。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隨侍太監聲音雖不如喊禮太監,卻也依舊響亮,且靠近帝王,位高權重。
乃是宮中太監,夢寐以求的位置。
畢竟當今聖上乃一代明君,任用官職,講究的是唯才是舉。
只要你當真有大才,那便不看出身,寒門與世家同等而列。
就比如當今朝堂之上,位列三公的張浪張太尉。
雖說出身世家,但畢竟是閹宦之輩。
按理來說,這輩子絕無出頭之日。
更別說做到三公這等位置上!
可在仁宣皇帝這兒,只要你有真材實料,那便一切皆有可能。
而張浪起初便是隨侍太監,展露自身才能之後,才被當今聖上提拔入了官場,隨後一步步往上升,最終才走到如今這個位置。
其中艱辛,不足為外人道也,說一聲大乾王朝所有太監的楷模也不為過。
“陛下,胡儼胡大人科舉舞弊一事,還未徹查清楚。”楊紹站出身來,提醒道。
“嗯,那便按照當日商議的來吧。”
“金吾衛可曾尋來那十名南方考生?”
“回陛下,春闈結束後,有望金榜題名的考生大抵都不會歸家,而是留在乾都城中,等候殿試。”
“所以金吾衛當日夜晚,便尋到了這十人。”
“宣之。”
“諾!”
“宣,南方考生進殿!”
乾德殿外,喊禮太監尖銳響亮的嗓門再度響起。
早已在殿外等候多時的沈良富等人聞言,立馬來了精神,直起身子,在領班太監的引領下,朝著宮殿方向走去。
“這喊禮太監,當真是個苦力活兒,沒日沒夜地這麼喊,嗓子不得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