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北方樓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北方樓蘭 (2 / 2)

那一個多月的時間,陳文哲在長安看到了太多古代大唐的盛景。

然而,很多當年的木質結構的建築、文物,都已經損毀。

能夠流傳到現在的很少,比如在北河,就只有“半座”美輪美奐的唐代鐘樓。

這座鐘樓曾讓梁思成多次到訪,它就是古城正定開元寺鐘樓。

正定開元寺鐘樓,面闊3間,進深4架椽(3間),高2層,建於晚唐,是我國現存不多的“半座”唐代木構建築。

之所以是半座,是因為在後世的重修中,上層屢遭改建,已非原貌。

然而下層,卻奇蹟般保留著始建時的風格。

從底層的柱礎、斗拱、月梁,均不難感受到唐的意韻。

鐘樓三間正方形,上層外部為後世重修,但內部及下層的雄大的斗拱,若說它是唐構,也不能否認。

鐘樓內部尤其是柱礎、斗拱、月梁等都帶著濃濃唐風。

燕趙唐風不獨此處,位於張家口浮圖講鄉的開陽堡,有著“北方樓蘭”之稱。

千餘年前的唐代,開陽堡進入鼎盛期。

當時,人們按照“九宮八卦”的設計理念重建開陽堡。

其主要街道呈井字形相交,寺廟建築則按八卦之義定位。

整個古堡佈局規整,莊嚴大氣,有“靈龜探水”之美稱。

開陽堡內,儲存較為完整的唐代建築為玉皇閣。

因為年代久遠,唐代的土木建築儲存至今的僅有幾處,玉皇閣是其中之一。

玉皇閣共有3間,高2丈多,為單簷歇山頂。

四個簷角玲瓏精巧,角嵴上走獸尚在。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簷角處起槓桿作用的木構件昂,其昂嘴被凋刻成象頭。

這種凋飾,在古代建築中是不多見的。

玉皇閣最後一次重修是在清代同治年間,但保留了唐宋建築的風格。

除了玉皇閣,開陽堡之內還有開陽門,它是這一座古堡的南門,也是唯一的堡門,其上有玉皇閣。

門、閣均建於唐代,後世雖有重修,但仍保留唐代風格,因而其文物價值極為珍貴。

開陽堡最寶貴的價值,在於保留了千年古城的整體風貌。

這為研究唐代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開陽堡獨特的建築藝術遺韻和廣袤的地域風貌,折射出的是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的積澱。

它鮮活的載體上佈滿特殊的時空感,是無法複製的塞外記憶。

歷史文獻對於開陽堡的記載並不多,考古挖掘也尚未得出可行性論證。

這古堡寂靜、蒼涼、破敗,所有關於它身世的故事,只有歲月知道。

而陳文哲,恰恰可以看到歲月留下的痕跡。

所以,他對於這種古代建築,最是上心,因為它們承載了太多。

可惜像是這樣的木質建築不多,但是石質建築應該還有一些。

比如保定博野縣程委鄉解村小學校院內的興國寺石塔,是保定境內現存年代最久遠的一座古塔。

這座古塔是唐代景龍四年(710年建立,石塔距今已有1302年的歷史。

此塔原為興國寺內之建築,現寺己毀,僅存此塔。

興國寺石塔建築年代,與長安小雁塔同時,風格類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