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北方樓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北方樓蘭 (1 / 2)

銅紅釉、秘色瓷這些如果是特色,那麼鞏窯在細微之處也能見真章,像是化妝土。

這東西也叫化裝土、護胎釉或陶衣。

是把較細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調和成泥漿塗抹在陶瓷胎體上,使器物表面有一層薄薄的起裝飾作用的色漿。

如果說這些技術還比較普通,那麼獨一無二的東西這裡也有,像是天目釉。

這是創燒於以黑釉瓷,聞名的胡建建陽的“建窯”成品。

指黑瓷釉面的窯變現象,其在光照之下,從器表所煥發出來的黃、藍、紫等色融合在一起的光彩,變幻莫測。

有的說是霓虹人把底釉上奇異的色點,驚為天之目,故稱天目釉;

有的認為產於胡建、西江等地。

有窯變、玳冒、油滴、兔毫、木葉等斑色。

其實,仔細研究一下,國內很多名窯、古窯口,很多技術都是想通的。

比如之前陳文哲研究秘色瓷,就感覺這秘色瓷的燒製就跟很多窯口的技術有關。

甚至秘色瓷失傳之後,它的工藝都有可能被其他名窯繼承。

不得不說,唐代可以挖掘的寶藏,還真是不少。

就像是上一次陳文哲去長安,就在長安有大收穫。

之前他就有想法,想著系統的研究一下大唐文化,比如唐代的建築、石凋碑刻等等。

陶瓷、唐三彩什麼的,陳文哲肯定很瞭解。

但是,一國,或者說一朝的文化,最終都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所體現。

這一點他在研究牡丹紋的時候,就已經很清楚。

要知道牡丹紋可不止是用在瓷器之上,反而用在棉麻絲綢之上更多。

甚至是傢俱、建築之上,都有凋刻牡丹紋。

在唐代,用來燒製瓷器的紋飾,就大量用在建築之上!

或者說,建築之上的紋飾,後來又被用在了瓷器之上。

陳文哲對於一切古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古建築也不能例外。

因為這些古建築,承載的不止是幾千年的風風雨雨,還有其隱藏著的歷史真相。

這就是地大物博,歷史傳承久遠的好處。

只要想研究,就絕對會有收穫。

對於唐代留存下來的古建築進行研究,那麼會得到什麼?

想到這裡,陳文哲有點出神。

回朔一件古董,絕對不如回朔一件古建築,看到的古代映象更多。

而我國的千年以上的古建築,應該是不少的。

上世紀三十年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明信片上,就印刷的正定天寧寺凌霄塔,始建於唐代。

唐代是我國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成就輝煌。

唐代建築有什麼特點?當時人們用什麼樣的器皿?

透過留存至今的唐代古建、文物等,我們能夠管窺千餘年前的大唐生活氣息。

我國早期的建築,大都使用木為原材料建造。

雖然木結構美觀但它即怕潮又怕火,修繕起來費時費力。

這也是為什麼木結構留存至今,數量並不多的原因。

對於這些陳文哲還是很感興趣的,畢竟他去過大唐的國都長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