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的第十六任天皇,是華夏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在聽到朱祁鎮這句話的剎那。
張瑩忽然感覺眼前微微一震,整個世界似乎都停滯了幾秒鐘。
這種奇異的感覺讓她有些恍惚,張瑩下意識瞪大了眼睛,滿臉都是難以置信。
過了足足有好一會兒,張瑩方才回過神,只見她的雙眼凝視著朱祁鎮,像是在尋找著某種確認:
“朱先生,您說什麼?霓虹的第十六任天皇.是華夏人?”
朱祁鎮對於張瑩的表現並不意外,雖然他只是個數字整合體,但用於聯動的可是天河三號的伺服器:
“朱小姐,我沒說錯,你也沒聽錯,霓虹歷史上的確有一位天皇是華夏人。”
“雖然這個訊息聽起來很像營銷號的標題,但它真是我們從《永樂大典》中找到的記載。”
“實際上早在《永樂大典》出土之前,史學界就有一種類似的看法存在了。”
“畢竟霓虹的第十六任天皇也就是仁德天皇,在一些現存的史料中表現確實有點異常。”
“仁德天皇.”
張瑩聞言重新拿起手機,刪除之前搜尋的阿房宮,輸入了仁德天皇這個關鍵詞。
“仁德天皇,霓虹第16代天皇.有學者認為,他就是《宋書·倭國傳》所記載的倭王贊(或彌),在位期間,重視農業,曾疏通難波的堀江.”
張瑩飛快掃了一遍有關仁德天皇的介紹,略帶費解的抬起頭看向了朱祁鎮:
“朱先生,仁德天皇的介紹似乎沒什麼異常的地方啊.”
朱祁鎮輕輕的笑了笑,搖頭道:
“張小姐,你太急了,我話還沒說完呢。”
“仁德天皇所謂的異常比你看到的資料要複雜一點兒,首先在於他即位時的局勢。”
“關於這點,你可以先看看應神天皇去世後的相關記錄,也就是應神天皇百科中【政績】的最後一段話。”
“政績.”
張瑩按照朱祁鎮的指示重新開啟了一個介面,很快找到了這位土木堡戰神所指的內容:
“應神天皇死後,因為皇子眾多而出現繼位危機,以至三年皇位空缺,無人治理國家.”
看到這裡。
張瑩與王通二人齊齊發出了一聲輕咦。
子嗣眾多但三年無人繼承皇位、無人治理國家?
這確實有點奇怪啊
理論上來說【子嗣眾多】【三年無人繼承皇位】【無人治理國家】這三個詞,任意兩者並存那是有可能的,別說霓虹了,華夏曆史上就出現過很多類似的例子。
但倘若是三者同時存在.這就有點微妙了。
如果皇子數量很多,皇位懸而未決,那麼正常的發展無外乎兩種。
一是類似李世民那樣搞玄武門兵變,二則是一位皇子迅速掌握權力中樞,其他人割據一方領地打內戰。
前者的時間絕不會拖延到三年那麼長,後者或許可以打個三年甚至三十年,但記載絕不會是【無人治理國家】這麼溫和——譬如霓虹戰國時期的文獻,就曾經明明切切的提及到了內戰。
況且期間佔領權力中樞的皇子或許無法統領全國,但至少不會被描述成無人治理國家。
百科上這句話的內容像什麼呢?
像是應神天皇死後,一群皇子坐在火爐旁,一邊烤火一邊打著嘴炮——【我是大哥,應該我來繼承皇位】【不行不行,你幾把沒我大,應該我上位才對】.
這樣文戰了三年,最終才有一位嘴炮之王脫穎而出,收下了已經亂成一團的倭國攤子
這畫風確實有點古怪。
看著臉上逐漸冒出些許思索之色的王通與張瑩,朱祁鎮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