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o。
這是一個很具備霓虹風格的英文單詞,它的主要意思便是.
大和人。
換而言之。
能使用這個詞的政權.絕不是什麼偏遠小國——至少在霓虹的範圍內是這樣的。
“.”
意識到這點後,張瑩立馬又問道:
“朱先生,難道說那個卑彌呼女王,就是應神天皇本人?”
“應神天皇?那倒不是。”
朱祁鎮輕輕搖了搖頭,解釋道:
“應神天皇可以找的記載雖然也不多,但百分百是個男性,而卑彌呼則是一位女子——霓虹可沒有花木蘭的典故,當然了,後世扶她什麼的另說。”
“不過卑彌呼雖然不是應神天皇,但她和應神天皇的關係卻很接近。”
說到這裡。
朱祁鎮刻意頓了頓,方才出口:
“她是應神天皇的母親,神功皇后。”
張瑩當即一愣:
“神功皇后?”
朱祁鎮點了點頭,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感慨:
“沒錯,神功皇后。”
“傳聞卑彌呼年長不嫁人,從事鬼神道,能以妖術惑眾,於是被倭人共同擁立為王。”
“但實際上卑彌呼並非處子,不過她的丈夫仲哀天皇去世的很早,因此她長期都處於獨身的狀態。”
“至於從事鬼道則是早期華夏史官對霓虹神道教文化不瞭解導致的錯誤印象,卑彌呼更多擔任的還是一個宗教領袖的形象。”
“這點在我手中的這冊《永樂大典》中有明確記載,【懷帝質諸使者笑川:‘今誰主倭國?’使者恭答曰:‘乃來紗別尊,卑彌呼之孤嗣,今承其母之位而君其國。’】”
“這段話裡的懷帝就是晉懷帝司馬熾,笑川是使者的名字,此人姓氏為孫,至於來紗別尊則是應神天皇,對話發生在公元292年。”
卑彌呼。
如同華夏的武則天一樣,這是霓虹歷史上最為知名的一位女性君主。
根據《後漢書》中載,華夏漢桓帝、漢靈帝時期也就是公元二世紀中葉,倭國大亂。
倭王本來都是男的,但當時日本二十多個小國似乎誰都不服誰,也沒有一個像後世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這樣令萬眾折服的能人。
因此在經歷了十數年的互相征伐後,這些小國方才達成共識,擁立出一個女王,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邪馬臺國女王卑彌呼。
它是霓虹列島出現的第一個有史為記的王權,傳聞卑彌呼女王的真容無人得見,其一生沒有婚嫁,管理國家政事也是由其弟輔佐進行的。
後世的霓虹史學家對於卑彌呼的來歷做出了十多種猜測,史學家之間亦是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