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
乃至全世界的航空管制一般都會分為三個部分。
——區域管制、進近管制和機場管制。
由於空域是立體狀。
為了防止三個管制管轄重疊。
所以民航部門為此專門劃分高度。
讓三個航空管制之間職權分明,但互不隸屬。
區域管制與進近管制的‘分水嶺’是6000米。
6000米以上歸區域管制管轄。
6000米以下則歸進近管制管轄。
同理。
進近管制與機場塔臺管制的‘分水嶺’是500米。
500米以上歸進近管轄,500米以下歸機場塔臺管轄。
機場是飛機活動最密集的地方。
也是空中交通管理強度最大的地方。
為此。
機場專門修建了高聳的塔臺。
俯瞰整座機場。
機場空中交通管制員工作的地方就在塔臺的最頂層。
從頂層他們可以透過寬敞的落地玻璃窗,把機場和周圍的空域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機場管制員又被稱之為塔臺管制員。
塔臺管制員又被分為地面交通管制員和機場空中交通管制員。
地面交通管制員負責飛機的地面執行。
用目視和雷達螢幕監控著停機坪和滑行道上的飛機,車輛以及行人的活動。
飛機從啟動發動機到進入滑行道都要經過地面交通管制員的許可。
對於抵達機場的飛機,離開跑道進入滑行道之後,也要遵循地面交通管制員的指令。
透過指定路線滑行道停機的位置。
飛機在起飛過程中,只要飛機進入了跑道,地面交通管制與就要將指揮權移交給塔臺另一名專門負責機場空中交通的管制員。
該名管制員專門負責管理跑道上和機場上空500米高度以下空域內的飛機飛行。
在500米以下空域中。
飛機的活動除了起飛還有降落。
該管制員除了負責起飛,也負責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