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座馬場,少則二三萬匹,多則十幾萬匹,官府所有的戰馬數量到達了六十萬匹之多。
這樣的馬匹數量足夠,發動一次遠征漠北了。
而且這二十年間。
朝廷士卒已經過了好幾輪,遼東,宣府,大同,榆林,寧夏,甘肅,六鎮三十萬人馬。北京留守十萬人馬。南京留守三十萬。
西南,四川,安南,南洋,朝鮮。各處加起來有十三萬陸軍,二十萬水師。
總共九十多萬人馬精兵。
全部是戰兵。
這些兵力都是在昭武二十五年之後,一點點擴充出來的,每年的軍費開支達到了兩千萬元左右。要知道在昭武十五年之前,軍費開支超過千萬,姚啟聖就會在預算會議上對樞密院拍桌子。
他們都換裝了昭武三代火銃。開花彈技術徹底成熟,所以大炮小炮都普及了開花彈。實心彈反而不多了。
所以,北伐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只是張軒卻見不到了。
昭武二十五年,唐王曹宗瑜去世。
唐王曹宗瑜戍邊二十年,特別是昭武四年之後,常常帶領輕騎出關與東虜大戰,讓東虜不敢窺視長城。
雖然在昭武十年之後,順治遷都和林。完成了對漠北的統治。
長城沿線烽煙少了很多,曹宗瑜幾乎每年來往於南京北京之間,幾乎所有人都已經為曹宗瑜為今日之徐達。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大戰還沒有開始。先折大將。
隨即昭武二十六年,衛王袁時中病逝。
如果說鄭成功的死,還是非正常情況,但是袁時中與曹宗瑜的去世,卻是非常正常了。
自古將軍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首。
因為見了白首的美人,就不是美人,而是美人遲暮。
但是將軍卻是征戰辛苦,早就將身體透支了,根本活不到多長時間,只要一老,各種情況爆發出來。
特別是曹宗瑜當初臨潁一戰,幾乎從死人堆裡扒出來了。
從此不能與人動手。
在戰場之中縱橫無敵的曹宗瑜就不見了。如果不是張軒派了國手時時刻刻在曹宗瑜身邊待著,曹宗瑜估計連昭武二十五年都活不到。
這些人的去世,雖然讓張軒傷感,但並沒有讓張軒支撐不住。
但是昭武二十六年,羅玉嬌與丫丫先後去世。卻是對張軒打擊最大。
自從登基為帝之後,張軒每日忙碌不休,對後宮根本多少時間陪,剛剛開始羅玉嬌還給張軒身邊添人,但是後來也就罷了。
只是張軒膝下子嗣單薄了一些。
羅玉嬌連續為張軒生了四個孩子,大虧身體,終於在昭武二十六年冬,堅持不住了。而丫丫也是同樣的原因。
丫丫比羅玉嬌的弟子更薄。
羅玉嬌小時候,雖然顛沛流離,但是有羅汝才在,在吃穿用度上面,決計不會虧待了羅玉嬌,但是丫丫就一樣了。
飢一頓飽一頓,少年時候一些損傷,會跟著人一輩子的。
張軒最愛的兩個女人的離開,讓張軒終於意思到,老天爺給他的幸運是有限的。他雖然幸運的能從後世來到這個時代,但是面對時間,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無用之功。
於是乎在昭武二十七年春天開始,張安就開始以太子的身份監國。
張安在張軒身邊作為張軒的助手,處理朝政十幾年,在張軒手把手的交道之下,對張軒的治國思想理想最為透徹。
張安監國倒也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當張軒纏綿病榻年餘,到了昭武二十七年冬天,他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李神醫早已告訴張安,能過去今年冬天,還能堅持一年,如果不能,就過不去了。
張安連政務都放在一邊,在張軒面前親伺湯藥。張軒見狀,心中黯然一笑,對自己的病情,也就知道了。